黄晓洋日记(22日)(3)

他们甚至连烧饭的柴也买不起,只能一小把一小把地买。有首童谣这样唱:

“檐老鼠蝙蝠。,夜夜来。锅里煮的是角角米,灶里烧的是把把柴。”

重庆人有怨气,认为是下江人给他们带来了厄运。

下江人也有怨气,认为重庆这么个烂地方,要不是战争,八抬大轿请我,我还不一定来呢!

这种气氛,也传染到了学校。

学校也分出两大阵营:本地学生和流亡学生。

有天上国文课,老师讲一个成语:蜀犬吠日。

老师刚把这个成语写在黑板上(一块破旧的门板),安志薇突然拍着巴掌,高声说:

“啊哈,四川人都是狗哇!”

教室里静了片刻,一个本地男生嗖的一声站起来,指着前排的安志薇:

“亡省奴!”

教室里又静了片刻,所有人都站了起来,响起两大阵营拍桌打掌的对骂:

“四川狗!”

“亡省奴!”

“四川狗!”

“亡省奴!”

老师无法控制局面,直到把教官请来。

抗战初起时,全国学生就呼吁改平时教育为战时教育,他们不愿隔岸观火,准备随时以身报国,但不可能跑到前线去给日寇朗诵唐诗宋词或莎士比亚,必须学习适用的本领。在多数地方,这呼吁像扔进海里的沙子,只在重庆的部分学校开设了军事课,操练队列,偶尔拉到江滩打靶。

教官把双方压下去了,以为事态平息了,可当天傍晚,本地学生和流亡学生就在食堂打了群架。

校方很震惊,立即召开大会。

操场上,本地学生坐左边,流亡学生坐右边,校长亲自讲话。

校长把脸转向右边,说同学们,我现在不是你们的校长,我现在是你们的爹,是你们的妈,我带着你们,虎口脱险,走了很远很远的路,逃到了四川。为什么逃到四川?因为中国有一个四川,敌人的魔爪还伸不到四川,四川人民朴实、善良,他们会接纳我们,而且真的接纳了我们,把他们的房子给我们住,把他们的粮食给我们吃。你们以为四川穷吗?四川不穷,你们背诵过《迁都宣言》,里面怎么说的?“四川古称天府,山川雄伟,民物丰殷;而重庆绾毂西南,控扼江汉,尤为国家重镇。”我们到来之前,四川人没饿过饭,现在他们饿饭了,是因为他们把粮食分给我们吃了。

右边学生低下了头,校长又把脸转向左边,说同学们,我现在不是你们的校长,我现在是你们的爹,是你们的妈,你们的爹妈好好地活着,而他们的爹妈,还有他们的兄弟姐妹,许多都被日本人杀死了,他们不愿做亡国奴,或者说,不愿做你们所谓的亡省奴,于是逃,千里迢迢地逃到四川。为什么逃到四川?因为四川和他们有同一个中国。而今,中国的手断了,脚断了,只剩一个脑袋了,日军却步步紧逼,要砍掉我们的脑袋,这是我们共同的伤痛,共同的耻辱,共同的危机啊!

操场上有了哭声,流亡学生哭得最厉害。

事情是安志薇惹起来的,但大家都注意到,安志薇没有哭。

校长扫视全场,接着讲话。

他说,同学们哪,幸好我们还有一个脑袋,有了脑袋,就要想问题。为什么我泱泱中华,却被一蕞尔小国践踏成了这般模样?证明我们落后,落后就要挨打。想不挨打,就须强盛。要强盛,就得学知识。“风雨绸缪,同仇敌忾,竭诚纾难,矢志不移”,这同样是《迁都宣言》里的话。逃亡不是目的,偏安也不是出路,我们的目的和出路,是把侵略者赶出去!我听说,山东中学是以班级为单位逃亡的,他们带着书,带着小凳子,走路走累了,就坐下来听老师讲课。这件事情,让我看到了一束光,看到了中国的希望。你们就是中国的希望。你们千万不要让中国失望!……

杜主任说,这次大会过后,安志薇沉寂了些日子。

但是,一个爱出风头的人,是不会沉寂多久的。

她本来就喜欢逃课,现在逃得更勤,而且从不为此愧疚。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