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符号学质疑 1908年之前(2)

正如安德烈·马尔罗曾经指出的那样:

当电影只是一种对运动的人物进行复制的方式之时,它就还不是一种高于摄影的艺术。在一个局限的空间里,一般是一个真实的或想象的戏剧舞台,一些演员在做动作,表演一部戏剧或是一出滑稽剧,而机器仅仅是将此记录下来而已。电影成为一种表达(而非复制)的方式,始于上述局限的空间被摧毁,始于剪辑人员将故事切分为多个镜头,将前后连续的多个时刻记录下来而不是拍摄某个戏剧舞台,使镜头靠近被摄对象(从而在必要之时使银幕上的人物变大),或是使之远离被摄对象,尤其是将戏剧舞台替换成“镜头场景”,也即由银幕所限制的空间——演员可以走进“镜头场景”,亦可从中走出;导演可以选择“镜头场景”,而非受其制约。[1]

【注释】[1]安德烈·马尔罗,《电影心理学概论》,NRF丛书,1940年。——原注 安德烈·马尔罗(André Malraux, 1901-1976),法国作家,著有《人类的境况》等。——译注

与此同时,在梅里爱的影片中,“镜头场景”即为舞台空间,银幕边界即为舞台栏杆。尽管画面所展现的地点多种多样,但它们只是一个接一个地进入到同一个空间,呈现在同一个视点前,就好像戏剧中诸多“背景幕布”呈现在坐在座位上以同一个视角审度事物的观众面前那样。

当然,这些背景幕布从上一个过渡到下一个的时候,它们之间确实存在着叙事上的连续性和时间上的先后顺序,但同时也总是存在着“断裂”,正如戏剧舞台从上一场戏过渡到下一场戏那样。唯一不同的是,戏剧依靠降下帷幕或“更换布景”而实现过渡,而梅里爱影片中的背景幕布则可以瞬间过渡到下一个,这得益于镜头的剪接。然而,这种瞬时性并不意味着运动的连续性或动作的连续性,更别说时间的连续性了。时间、动作、运动由多个不连续的碎片而组合,仿佛在不断跳跃。

由于视点一成不变,因此在一成不变的时间中前后更迭的,是一些一成不变的空间(无论其内容是何等的多种多样)。背景幕布之间联系性的缺乏凸显了它们之间的不连续性,而则更加凸显了这一点。

这种联系性的缺乏——由时间和空间的运动性的缺乏所导致——就要求多次“停机再拍”,而每当需要表现——仍然是以同一个视角、沿着同一条轴线并且保持同样的距离——同一个动作的多个不同方面之时,每次停机再拍都会导致失真。

在《太空旅行记》中,玛布洛夫教授的汽车(模型)穿过瑞士的一片山区,沿着一面陡坡飞驰而下,最后由于错过了一个转弯而撞进了一家旅店,将墙壁撞倒。这一幅背景幕布就此结束。

在下一幅背景幕布场景中,我们看到了旅店内部。显然,什么都尚未发生:进餐者已经入座,正欢快地闲聊。突然,人们大吃一惊,汽车穿墙而过,闯进饭厅,将餐桌撞了个底朝天。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