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九城 6

“你当我的铁口断阴阳是白叫的吗?”

“有意思!”杨和义的兴致上来了,一把拉住算命先生的手,“你不能走,你先和我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回头替我算一卦,只要准,好处少不了你的。”

算命先生一看杨和义公子脾气上来,无奈的摇摇头。俗话说,民不与官斗,何况还是这个直管四九城的警察署长家的公子。他把手中的长幡立在墙边,顺手拉着杨和义坐在了街角的一个石墩子上面。

“你听到刚刚那个客人说自己手头的东西是什么了吗?”算命先生问杨和义。

杨和义闭着眼睛琢磨半天,“好像是说柴窑。”

“没错,片柴值千金的柴窑。”

“什么意思?片柴值千金。”杨和义有些摸不着头脑。

“从没有人见过完整的柴窑瓷,偶尔有人有幸见到,也仅仅是残碎的瓷片,可就是这个瓷片就价值千金。”

“我的妈呀,那马老二不是让一个大宝贝从自己手里溜走了。那个人拿的是真货?”听到这儿杨和义激动的浑身一激灵。

“错不了。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罄。五大瓷窑之首啊!”中年文士声音依旧不温不火。

“不对,要是这个柴窑这么有名,我不会没听说过,好歹我也见识过不少东西。你不会和那个人一伙的,打算蒙我吧。”

“哼。”算命先生冷哼一声,“黄口小儿,你以为这是大路边上随便捡的东西?除了那边有两件,你能在全国找到第三件都算你能耐。”说罢,努嘴向北的方向指了指,意思说紫禁城。

“那这究竟是个什么宝贝?”

“传说这个柴窑是后周时期,为周世宗柴荣烧造瓷器的御窑。但是这种说法也仅能在几本明代的古书中见的到,具体窑口在哪儿,从来没人见到过。柴荣曾御定御窑瓷: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作将来。以象征未来国运如雨过天青。这种瓷器不仅颜色如大雨过后的青天,极其好看。而且烧制技术特别难,传说最薄的瓷器胎壁细如毫发,吹弹可破。”

“天哪,这还真是宝贝。”

“柴窑烧造时间非常短,存世的东西也极其稀少。明代的人偶尔一两件瓷片,就视做珍宝,作为服饰和帽饰。传说中的乾隆老佛爷有一件柴窑瓷枕爱不释手,驾崩后,直接带进的棺材。”

“既然这么罕见,那你又是从哪儿知道的?”

“家传之秘,恕不便奉告。天色已晚,我也要走了。相逢一场,送你句话:明日午时三刻,进一步则生,退一步则死。”说罢,站起身来,拿着立在墙边的长幡,在杨和义震惊的目光里,消失在人群中。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