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九城 1

暮春时节,天气已经转暖,在家里憋了一整个冬天的人们开始三三两两走出家门来到外面。

一场迟到春雨的过后,动乱中的古老北平也仿佛重新焕发了生机一般。

早在大清朝还繁盛的时候,大栅栏就已经是四九城里最繁华的地区之一。这片兴于元,建于明,盛于清的不大地面,云集了北平城所有的著名商号。诸如八大祥的布店,张一元的茶庄,六必居的酱菜,月盛斋的酱肉,荣宝斋的文玩,提起来都是让人竖大拇指的顶顶招牌。有名的大店和数不清数目的小店,以及大街上来来往往扯着嗓子吆喝的游商,共同组成了这一片熙熙攘攘的热闹景象。

我们的故事就从大栅栏的说起。

在大栅栏,经营文玩的不只有荣宝斋一家。在荣宝斋斜对面的一条胡同里,还有一家不大的店面,叫做盛宝斋。

有好事的人讲,老板当年起这个名字,图的是有朝一日能强过荣宝斋。

盛宝斋掌柜的姓马,本是回民,家住牛街,在满回当权的清朝时候,祖上也是一方大员,颇有家财。

这个马掌柜从小喜欢文玩,跟着祖父出入豪门大家,也着实看过不少好东西。世道败落之后,马掌柜就独身在大栅栏开了一家文玩店。嫌弃他不务正业的父辈们,一怒之下将马掌柜赶出了家门。从那之后,马掌柜更是吃住都在店里。

他本是极其精明的人,再加上有一些父辈留下来的关系,将不大的小店经营的红红火火。恰逢乱世,古语常言:盛世藏古玩,乱世买黄金。在性命都不保的年代里,谁还有心思玩弄这些东西。所以,无论是满清遗老遗少,还是家道败落的富户,都纷纷将多年的藏品拿出来贱卖。时间久了,盛宝斋的规模也隐隐有可以和旁边的荣宝斋一较高下之势。

马掌柜今年已经年过花甲,从去年开始就不怎么过问店里的事情了,现在的盛宝斋已经交给儿子在打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