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世背景 4

杭州比硖石要大得太多了,美丽无边的杭州西湖、风景绝佳的孤山,省城的一切都吸引着徐志摩,也刷新着他的眼睛。他就如一条小龙进入了深潭,到处感觉到了求知的乐趣。在杭州,在学堂里是求知,到学堂外面看世界也是求知。一草一木,都显示出动人的魅力,徐志摩深深地陶醉了。也许就是在新学堂的经历让他感觉到了思维的开阔给予自己的能量是如此巨大,埋下了他想要到海外学习的思想因子。平时上学的时候,他看起来一点都不用功,总在读小说,但是一到考试,他总是全班第一名,也正因为总得第一,他也长期占据班长的位置。国文、理化、天文、英文,他没有一样功课不热爱,也没有一样功课不优秀,这一点让和他同班的后来也是鼎鼎有名的郁达夫深深佩服。但是最吸引郁达夫的还是徐志摩的调皮,他直到徐志摩去世后还写了一篇《志摩在回忆里》,回忆徐志摩和其表兄沈叔薇当年在府中时候的情形:“他们俩,无论在课堂上或宿舍里,总是交头接耳地密谈着,高笑着,跳来跳去,和这个那个闹闹,结果却终于会出奇不意地做出一件很轻快很可笑很奇特的事情来吸引大家的注意的。”

快乐的志摩在汲取知识养分的同时也渐渐长大了,家里开始为他筹备婚事了。

徐家虽然开明,但是传宗接代这种古训还是严格敦守的。更何况,这桩婚事还是女家主动提出的。这件事十分有意思,相传张幼仪的四哥张嘉璈当时担任浙江省都督朱瑞的秘书,有次到徐志摩就读的杭州府中视察的时候,对一个中学生的作文印象十分深刻,尤其是一篇《论小说与社会之关系》,模拟梁启超的文笔可谓惟妙惟肖,最奇妙的是,这个学生不仅文章做得好,书法也很了得,且笔法颇有劲道,下笔颇有自己的独特的神韵。如此优秀的弟子,让张公权十分欣赏,打听之后,原来是硖石商会会长徐申如的独生子。无论是家世还是徐志摩本人,都让张公权十分满意,于是当晚,他就写了一封信给徐申如,想与徐家议亲,把自己的妹妹张幼仪嫁与徐志摩。

张家是名门望族,张家的几个儿子在各自的行业都极有发展前途,徐申如对这门亲事亦是十分满意,不久后就回信允婚:“我徐申如有幸以张嘉璈之妹为媳。”

当时还在读书的徐志摩万万没想到自己的一篇文章就定了自己的终身大事,古时人们常以文换来金榜题名,而以文章直接换来洞房花烛的却不多见。

另外还有一种说法,是蒋百里介绍徐申如认识了张幼仪的二哥张君劢,而君劢看到志摩之后很喜欢他,又想到自己尚有几个妹妹尚未婚配,就提出议婚。徐家对张家也是很中意,这事就说成了。

不论是哪种说法,都说明了徐志摩当时的讨人喜爱,让一向疼爱妹妹的哥哥们忍不住要把妹妹嫁给他,大家连成亲家才好。

因为当时徐志摩只有十六岁,而张幼仪才十三岁,年龄都很小,而且都在学堂读书,所以两家只是订婚,结婚是两年以后的1915年,那个时候,徐志摩中学已经毕业,考入了北京大学预科。

刚进入北京大学的徐志摩离开南方,乍到北方,难免有些水土不服,但是这点小困难难以抵挡他对学习的热情。对于徐志摩这么一位热爱求知,真正把学习当做快乐的青年来说,升入大学读书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