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口不是用来堵,而用来突围的1-1

第三天晚上,等李铁铮赶到约定的“秦川风月”时,依兰已经在一个名叫“咸阳古渡”的包间里等着他了。

“约女生吃饭,居然迟到。李大局长可真是该学习学习什么是绅士风度啦!”一见面,依兰的那张利嘴就开始挖苦李铁铮。

“抱歉抱歉,正准备出门,你们报道的那个张小雨来局里送锦旗了。这还得感谢你啊。你们搞的募捐很成功,两天的工夫,怎么就搞到了四万多块钱?而且,把功劳都记到了卫生局头上,工作是你们做的,我们可实在是贪天之功啦!”李铁铮一进门,就拱手抱拳,向依兰赔不是。

“我们‘健康频道’也不是光栽刺、不种花的。就冲着你当场处理市五院魏老太太那档子事儿,还有……还有你窗台上的那个鸟巢和烟灰缸,这功劳,就无偿转让给你啦,也算是帮你这个新局长攒点儿小政绩。”依兰边说话,边把菜单往李铁铮面前推。

“你点、你点……喜欢吃什么,只管点。请你这大记者吃饭,怕你动不动就搞舆论监督,所以,今天我自己掏腰包,不动公款,算不上腐败吧。”有了上一次在办公室里的一番交锋,李铁铮跟依兰说话,已经随便多了,边开玩笑,边把菜单推了回去。

“哎,请女士吃饭,约到这个光能啃烧饼的小店儿里。你也太可爱啦!”依兰瞪了李铁铮一眼说。李铁铮这才意识到,像依兰这种身份、这样年龄的姑娘,是畏肉如虎的。他赶紧拍了拍脑门,说:“哎呀,对不起,对不起,我把这茬给忘了。要不,咱换个地儿?”

依兰拢了一下头发,又往肩后一甩,笑着说:“算了吧,来都来了。本姑娘今天舍命陪君子,就跟着你啃白吉馍加腊汁肉吧。就我这小蛮腰,吃一次两次肥肉,我就不信真的会胖成沈大姐?”记者的嘴,真是厉害。李铁铮听了这话,摸了摸鼻子,有点儿不好意思了,但依兰却依旧盯着他,笑嘻嘻的。

“咸阳古渡”的包间,依旧是一个很粗糙的竹帘垂下来,就算是包间的屋门了,四周是原木装修的墙壁,屋顶硬是用一根根原木,把原本水泥楼板的平房,搭出了“人”字形效果的伪农舍风格;从屋顶垂在半空中的,是两公分见方的原木条做成的小灯笼,不过,里面本应该点蜡烛的,却燃了一盏日光节能灯,显得有些杀风景。

在这样的氛围里,李铁铮终于定下神来,静静地打量着眼前的这个女人。今晚,她穿了一身枣红色的西式女套裙,脖子里,很随意地系着一条白色的薄纱巾,显得既庄重又不刻意,唯一和电视上以及平日采访时不同的,是她的发型。以前李铁铮见到的,大多数时,都是一头垂到肩胛上的长发,很随意地披散着的,就连在电视上主持节目也没有改变过;而今晚,依兰却把那头长发高高地盘了起来,不仅盘出了云朵一样的三四层旋儿,还插了一根看不出是什么材料制作的、很精致的簪子,显得更为干练和成熟了。

“看什么看,没见过美女啊?”依兰拎起筷子,当当地敲了一下碟子,李铁铮这才发觉自己失了态,急忙摸了摸鼻子,半是掩饰半是玩笑着说,“俺在找俺特欣赏的那个长发美女呢,今晚跑哪儿去啦?”

依兰听了这话,低下头,“扑哧”笑了,脸色有些羞红。

其实,李铁铮也好,依兰也好,两个人心照不宣的是,去哪儿吃饭其实都是次要的,关键是两个人肚子里都有话要说。所以,除了四个凉拌小菜、一杯红枣茶外,每人还要了一碗粥,只不过李铁铮还是雷打不动的小米南瓜粥,而依兰则点了一碗野菜白粥;李铁铮照例来了三个白吉馍夹腊汁肉,依兰却只要了一个。“象征性地陪你吃一个啊,要是我也照你的标准来三个,保不准明天牧原电视台就会爆出一条新闻来——‘本台记者依兰,一宿变成饭桶’,那你可就得赔偿我名誉损失了。”两个人吃着说着笑着,就从这句玩笑开始,切入了正题。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