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电影检查制度之创立背景(5)

在民国电影检查之滥觞期,有来自工商界的电影检查呼声,自此以后这种呼声则不多见,其间原因还待深入探讨。1922年7月,中华教育改进社在济南开会,“曾议决取缔电影一案,所定积极消极两项审查标准,颇有可资参考之处”。1923年,江苏省教育会上呈江苏省省长公署,认为:“近年国内渐已自制影片,倘取材不慎,弊害尤多,即如阎瑞生、张欣生一案,皆已扮摄表演,此等影片皆取社会罕见之惨恶状况摄影流行,实不能收欣赏感化之效果,本此一推,对于制造影片一事,苟非加以取缔,亦将为导恶源泉。为敢呈请鉴核,并案办理,以维风化,社会幸甚,教育幸甚。”接着,上海总商会和五马路商界联合会亦致电江苏省省长公署称:“影戏为人民普通娱乐之需,欧美各国最为通行。近年以来,沪上此类营业日益加繁,而人民嗜此者亦日众,果能将影片种类,严加选择,去劣留良,则人民于淑性陶情之中,可兼收易俗移风之效。无如影片来自外国,纯驳既不一致,而营业者为揣摩顾客心理起见,又专喜寻取奸盗邪淫之事实,以博庸众之观听,其有裨风化者,转居少数”;“沪上为各省商市中枢,物质文明甲于他处,而风俗之颓靡,道德之堕落,亦属冠于全国,识时之士,咸切隐忧。商界子弟,血气未定,鉴别力本极薄弱,若再以此等影片日渐灌输,恐数年间所受义务教育之功用,尽为其摧毁于无形”;“且此项影片,日渐通行,将来受其影响者,不仅沪上一隅,应请钧署据情咨商内务部,迅订检阅取缔之章程,颁行全国,以挽薄俗,并请于专章未经订定之前,先由钧署令行淞沪警察及江苏特派交涉员,于内地及英法两租界内,将有碍风化之影片,先行分别设法取缔”。

综上所述,对于道德教化的关怀与民族主义情感是创立民国电影检查制度的两个基本因素,前者与各国电影检查制度的起源有着相当的同一性,而后者则源于中国近代的特殊环境。与宗教势力在美国电影检查中所起重要作用不同的是,中国要求进行电影检查的呼声首先来自于教育界。在民国电影检查制度的初创过程中,受命负责电影“审核事项”的通俗教育研究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俗教育研究会成立于1915年7月,以“研究通俗教育事项,改良社会,普及教育”为宗旨,受教育总长监督,经费由教育部支给,并由教育部、学务局、京师警察厅指派人员参加,另聘京师大学校教职员、教育会会员及其他对于社会研究事项有专长者若干人为会员,会长由教育总长指定,多少有些半官方机构身份。根据该会章程,该会戏曲股负责“活动影片、幻灯影片、留声机片之审核事项”。由于该会成立时,电影的放映市场及社会影响尚不及20年代之广大,因此所谓“审核”云云自无从提起。而当电影放映逐渐普及,电影检查呼声渐起之后,由通俗教育研究会担当电影审查事项实为名正言顺。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