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7(5)

情势危急,我军伤亡七、八十人,而敌人从南京的增援部队已至湖熟。是战还是退?退,我们已获胜利,退也可取,但未获全胜,实在可惜。战,可以全歼守敌,打出我们新四军的威风,但要冒被增援之敌包围的危险……这就是战争,如果一点冒险精神也没有,是很难取得什么成果,我果断下令“继续打”,但同时下令迅速结束战斗,迅速撤离现场。

除担任警戒的连队注意监视敌人的援兵外,其他连队立即将手榴弹集中使用,由突击队向拱桥下的敌人投去。

下午一时,经过一阵阵霹雳般的轰响之后,鬼子炮手被击毙,大炮成了哑巴,接着吉田和他的残兵也统统报销了。

这就是战斗,伺机作战,集中优势兵力消灭敌人。我们很难对敌进行阵地战,但我们可以打伏击战,伏击战也有危险,我们部队连围点打援都做不到,只能速战速决,这需要勇气,《火线报》刊登了我写的诗“坚持江南抗敌军,日寇惊呼胆寒心,赤山之战缴敌炮,茅山烽火震南京”。

如果不抓住战机,就不会有赤山之战,如果不大胆全歼守敌,那么就不会有赤山大捷,捕捉战机,大胆冒险战斗,在许多情况不是不能采取,关健考虑要周密,把不利因素尽可能降到最低点。

接下来的战斗更为惊险,我们迅速从赤山南撤至葛村以西的周家棚子,果然敌人在三天后从南京调集五千多名日伪军,配属二百多骑兵,八十多辆坦克和装甲车,分成数路,由南京、江宁、溧水、句容、镇江、天王寺等地倾巢而出,一齐向以郭庄虬山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扫荡。

我们撤退分两路,趁敌人尚未合围前,迅速进入叶家棚子的大片松林里,进入林区,这就进入了我们作战的套路,在闽西这样的仗我们打得太多了。敌人火力猛,骑兵快,碰到树林他就施展不了,只要守到天黑,我们就可以胜利突围,当然这是有一定危险性,但是这儿已无其他地形可依托,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地形就显得比什么都重要了。

如果在平坦开阔地带转移,后果不堪设想。果然敌骑兵虽然凶猛,但在树林阻挡下,无法发挥作用,我军一阵猛打,不到半小时,二百个骑兵被打得晕头转向,四十多匹大洋马非死即伤,许多鬼子从马背上跌落下来,再也不敢往上冲。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