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与知识分子群体(3)

绛、灌等或谗平曰:“平虽美丈夫,如冠玉耳,其中未必有也。闻平居家时盗其嫂;事魏王不容,亡而归楚;归楚不中,又亡归汉。今大王尊官之,令护军。臣闻平使诸将,金多者得善处,金少者得恶处。平,反覆乱臣也,愿王察之。”汉王疑之,以让无知,问曰:“有之乎?”无知曰:“有。”汉王曰:“公言其贤人何也?”对曰:“臣之所言者,能也;陛下所问者,行也。今有尾生、孝已之行,而无益于胜败之数,陛下何暇用之乎?今楚、汉相距,臣进奇谋之士,顾其计诚足以利国家耳。盗嫂、受金又安足疑乎?”汉王召平而问曰:“吾闻先生事魏不遂,事楚而去,今又从吾游,信者固多心乎?”平曰:“臣事魏王,魏王不能用臣说,故去事项王。项王不信人,其所任爱,非诸项即妻之昆弟,虽有奇士不能用。臣居楚,闻汉王之能用人,故归大王。臝身来,不受金无以为资。诚臣计画有可采者,愿大王用之;使无可用者,大王所赐金具在,请封输官,得请骸骨。”汉王乃谢,厚赐,拜以为护军中尉,尽护诸将。诸将乃不敢复言。

后来陈平提了一个如何离间项羽与其诸臣之间关系的计谋,其云:“彼项王骨鲠之臣亚父、钟离眜、龙且、周殷之属,不过数人耳。大王能出捐数万斤金,行反间,间其君臣,以疑其心,项王为人意忌信谗,必内相诛。汉因举兵而攻之,破楚必矣。”刘邦接受了这个建议,其挑拨项羽和范增关系的经过已见前言,看来陈平的离间计是收到了效果的。又如刘邦被围在荥阳时,听从陈平建议,“夜出女子二千人荥阳东门,楚因击之,平乃与汉王从城西门出去,遂入关,收聚兵而复东。”又如韩信请封假齐王时,陈平与张良一起提醒刘邦。还有汉六年(公元前二〇一年),抓韩信的办法是陈平提的,通过伪游云梦,会诸侯于陈,乘韩信郊迎时将其抓捕。《汉书?陈平传》称:“平自初从,至天下定后,常以护军中尉从击臧荼、陈豨、黥布。凡六出奇计。”可见用人,要用其长,不能见其短而忽视其长,对人才要有包容之心,能用则胜,功夫要放在用上。

从郦食其、张良、陈平这一类人物的经历,可知他们的长处在于谋略。从思想体系上讲,张良是随黄石公读《太公兵法》,陈平是治黄帝、老子之术。《老子》这部书实际上是一部兵书。郦食其以儒生称,讲的也是计谋。还有另一类人物,其长处在观念,如陆贾与叔孙通那样的知识分子。陆贾这人,一方面是一个说客,《汉书?陆贾传》称其为楚人,“以客从高祖定天下,名有口辩,居左右,常使诸侯。”使南越游说其王尉佗称臣奉汉约,汉封尉佗为南越王。另一方面,“贾时时前说称《诗》、《书》。高帝骂之曰:‘乃公居马上得之,安事《诗》、《书》!’贾曰:‘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乎?’”最终,“谓贾曰:‘试为我著秦所以失天下,吾所以得之者,及古成败之国。’贾凡著十二篇。每奏一篇,高帝未尝不称善,左右呼万岁,称其书曰《新语》。”这十二篇是叙述秦汉得失的奏章,认为朝代的更替“非天所为”,立国“必得立于民”,提出与民休息的主张。这实际上是帮助刘邦总结秦汉之所以交替的历史经验。

叔孙通本来是秦国的文学博士,标准的儒家,看到秦二世昏聩,乃亡命至薛,曾从项梁与项羽。汉二年(公元前二〇五年)刘邦入彭城,叔孙通与弟子百余人降汉,刘邦拜其为博士。刘邦打败项羽被尊奉为帝以后,《汉书?叔孙通传》称:

高帝悉去秦仪法,为简易。群臣饮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上患之。通知上益厌之,说上曰:“夫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臣愿徴鲁诸生,与臣弟子共起朝仪。”高帝曰:“得无难乎?”通曰:“五帝异乐,三王不同礼。礼者,因时世人情为之节文者也。故夏、殷、周礼所因损益可知者,谓不相复也。臣愿颇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上曰:“可试为之,令易知,度吾所能行为之。”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