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依然是中国心 4

我们虽然经历了不同的人生道路,但是我们都有一颗中国心。我们都热爱祖国,我们都希望祖国统一强大,我们都希望中华民族复兴。

而在中美关系之外,更让顾毓琇关心的,则是两岸问题。两岸统一是他一生的期望,为此,他也多方努力,期望以自己的影响力为两岸的交流和统一做一点努力。

他找到了自己的学生,时任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的张俊彦,积极向他宣传和平统一的主张。他希望借这位民进党人士之手,让两岸统一减少一些阻力。

但张俊彦最终并没有把加盖图章的主张“一个中国”的建议案回寄给顾毓琇,而是直接冲进台湾“总统府”办公室,递给了陈水扁。陈水扁看到这样的建议案会想些什么呢?无人知晓,只能看到他给顾毓琇的回信中写道:“蒙顾老不辞辛劳,惠就两岸问题戮力奔走,水扁感佩无已。”

只是陈水扁此后的作为,无疑一次又一次让期待两岸和平统一的人失望了。但顾毓琇并不放弃,终其一生,他都在积极地为两岸的和平与交流献计献策,多次向双方领导人进言,努力地为双方搭建沟通的桥梁。这番爱国的情怀,令人感动不已。

“学者、诗人、教授,清风、明月、松劲”

自1973年第一次回国后,顾毓琇先后多次重返大陆,为学生们传讲最前沿的学术知识,为领导人们献计献策,努力推动国家向前发展。

他也受到了举世的尊敬——实至名归。他当年在教授上海交通大学运算微积分课程时的学生江泽民,也对老师尤为敬重,不但数次看望老师,还在就任国家主席后将老师请到中南海做客,听取老师多方面的建议。1997年江泽民主席访美,还特地赶到费城顾毓琇先生寓所,看望了自己的老师。

那一次,江泽民非常高兴。他回忆起1946年自己坐在教室里听顾毓琇讲课的情景,回忆着当年的顾毓琇没有带书、没有带讲义,就这么上台讲课,却侃侃而谈,毫无滞涩,令他对老师的学识和记忆佩服不已。半个世纪过去了,当年的师生已各自有了不同的位置,但在老师面前,他仍然像是个学生。

除了江泽民之外,前来拜访顾毓琇的人还很多,他的学识和人望让人们无法不向他表示最真诚的敬意。在没有人来的时候,顾毓琇则安静地生活在费城退休教授公寓里,与夫人一起习字、画画,自得其乐地安闲度日。

2001年,为庆祝次年到来的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纪念日暨顾毓琇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日,时任南京大学校长的蒋树声到寓所看望了这位老校长。临别时,顾毓琇交给蒋树声一个信封。

作为老校长,也作为在教育领域奋斗了一生的老教授,顾毓琇对南京大学的百年校庆非常看重,为之题诗:

开国多贤哲,

南雍庆百龄。

阅江楼上客,

千载留芳名。

也就是这一次,他应蒋树声校长之邀,答应在南大校园内为自己塑像——当然,费用他坚持自己出。在塑像上,他留下了“学者、诗人、教授,清风、明月、松劲”的自况。

几个月后,2002年9月9日,顾毓琇仙逝于美国俄克拉何马。

在他的夫人王婉靖于2006年故去后,是年4月3日,顾毓琇与夫人的骨灰从美国费城返回无锡老家,按照当地风俗下土安葬。百岁老人,终于魂归故里。

“爱我邦家,护我邦家”,这是顾毓琇先生《一剪梅——祝中华文艺复兴》一词的结束语,而他的一生也确实实践了这句话。在历经世纪风云、饱览人间沧桑之后,这位百岁老人平静地离开了人世,但他在那些跌宕岁月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操,却让后人感怀不已。

在顾老西去后,江泽民在唁电中如此说道:“顾老师博古通今,学贯中西,教书育人,师表天下。毕生孜孜好学,且心系祖国统一,献计献策,为众所敬仰。”这是一个学生对老师的敬仰,也是无数后人对一位老前辈、老先生的敬仰。

其心其志,永远鼓舞后人。

下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