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进入了1943年。
这一年,世界反法西斯格局发生了重大转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让纳粹德国节节败退,日本也在太平洋战争中遭遇惨败,第二次世界大战呈现出即将结束的态势。此时的中国社会,却在步步走向抗战胜利的同时,潜伏着新的争斗暗流,蒋介石暗中加大独裁力度,却又摆出一副民主的姿态,邀请张澜等人重返参政会。
张澜自然又在会上与蒋介石起了争执。
当他以民盟主席的身份直言,蒋介石应该结束训政,还政于民的时候,蒋介石以讥讽的口气打起了官腔,还说:“训政还是需要的,昨天张表老不是还训了我一顿吗?”这番话一出,张澜当场起身斥责蒋介石,双方又一次闹得极不愉快。
也是在这次参政会上,愤怒的张澜当着蒋介石的面,向会场散发了一本自己所作的小册子:《中国需要真正的民主政治》。小册子言辞激烈,痛斥蒋介石的独裁统治是君主政治、贵族政治和党霸政治,其所谓之后将实行宪政的说辞不过是一时的障眼法,实质则是要纳国家为一党私有。这番言论自然惹恼了蒋介石,小册子立时遭禁,然而民主的波澜却是挡不住的,这本匕首投枪般的小册子,仍然偷偷流入了成都、重庆的大街小巷间。
张澜由此被舆论界誉为“为真理而强横到底的硬汉”。但此时的他却颇有些颓丧,眼见得国民党对国家大事如此无诚意,从此对国民党彻底失望。
1945年,日本投降,抗战结束。听得这一惊天好消息,73岁的张澜老泪纵横,在游行的人群中和几位老友如儿童般紧紧拥抱。然而在欣喜的同时,张澜也在暗暗忧虑,担心着国家未来的前程。
8月下旬,蒋介石在积极准备内战的同时,连续三次电邀毛泽东来重庆,共同商讨国是。毛泽东答应了。这便是著名的重庆谈判。
当毛泽东于8月28日抵达重庆九龙坡机场时,作为民主党派的代表,张澜自然身在前来迎接的人群当中。他与毛泽东一见如故。
张梅颖:毛泽东一看就知道他是张澜,而且知道他的字“表方”是怎么来的。(毛泽东)见了他就说“美髯公啊”,因为他留着长胡子。
9月18日,张澜发表致国共两党领袖公开信,挑明了政局的实质,强调目前是国共两党全盘、彻底解决国家问题的最好时机,中国必须实现彻底的民主政治。这样的想法自然是民盟的一贯主张,而这封公开信的出台,也是张澜与毛泽东多次商议后的结果。
在抵达重庆两天后,毛泽东就曾特地到特园拜访过张澜,一是送来学生朱德致老师的礼物,二是就各自的主张交换了意见。两人推心置腹,侃侃而谈,在目送毛泽东离开之后,一向谨言慎行的张澜竟发出如此感慨:“得天下者,毛泽东。”
这一句话,已为民盟将来的走势选好了方向。
此后的时间里,毛泽东又两次访问特园,看望张澜。一次又一次的商谈迅速拉近了双方间的距离,而在为和平与民主的共同努力中,张澜领导的民盟也和中共结下风雨同舟的友谊。
罗涵先:第三次商谈的时候,毛泽东提出来说,我们谈得很好,已经谈了好几次了,我们以后要永久保持中共跟民盟在政治上的一致,张澜马上就表示同意。
张梅颖:毛主席三访张澜以后,他(张澜)应该说思想上有了一个很大的飞跃,那时候他就很坚定(地相信)了,唯有共产党能够救中国。
然而1946年留给中国人的注定将是无限的遗憾和悲哀。蒋介石在谈判桌上没有得到他想要的结果,于是再一次试图以武力夺取,从年初开始就不断地和共产党发生武装冲突。他对民主人士的控制和杀戮也随局势变化而愈演愈烈,总是与他唱反调的民盟,则成了他攻击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