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中国美术中的废墟在哪里?(3)

虽然有些钱伯斯的同时代人已经怀疑他对中式园林的夸张描绘,但是受到流行传说和图像的支持,他的关于中国人富于废墟品位的叙述似乎大多被欣然接受。甚至到了1967年,英国小说家和《废墟之快感》(PleasureofRuins)的作者罗斯·麦考雷(RoseMacauly,1881—1958)仍引用他的话来证明“就整体来说,中国人似乎一直都有一种更恬静和更哀婉的废墟观念”。不过麦考雷也参证了更可信的材料——那是中国古代关于废墟的诗歌。比如她引用了亚瑟·韦利(ArthurWaley,1889—1966)于1918年翻译的曹植(182—232)哀悼战后洛阳的诗作《送应氏》:

洛阳何寂寞,宫室尽烧焚。

垣墙皆顿擗,荆棘上参天。

……

中野何萧条,千里无人烟。

念我平常居,气结不能言。

通过引用这类诗歌,麦考雷把她的视角作为一种园林建筑的废墟转移到了作为一种诗歌灵感和意象的废墟上来,而作为这种灵感及意象的废墟正是“怀古诗”的主要特质。就我所知,至今还没有一本系统介绍“怀古”的史学著作。如果写的话,这样的一部通史至少应该包含四个重要阶段:汉代(前206—220)期间怀古的诗学审美之出现,魏晋时期(220—420)怀古诗作为一种文学类别的形成,唐代(618—907)怀古诗的流行,以及以后的朝代中对怀古诗的不断模仿与繁衍。实际上,怀古诗的意义并不局限于文学,而更是代表了一种普遍的美学体验:凝视(和思考)着一座废弃的城市或宫殿的残垣断壁,或是面对着历史的消磨所留下的沉默的空无,观者会感到自己直面往昔,既与它丝丝相连,却又无望地和它分离。怀古之情因此必然为历史的残迹及其磨灭所激发,它的性格特征包括内省的目光(introspectivegaze)、时间的断裂,以及消逝和记忆。宇文所安写道:“这里,举隅法(synecdoche)占有重要地位,以部分指向全体,让人设法用某个不朽的碎片重构失去的整体。”但我们也将发现,怀古之情并不总是发生于对废墟断片的反应,而也可能从诗人对一种逝去的历史真实的领悟中生发而成。

怀古诗悠长的历史和它对中国文化的深刻影响很容易让人们以为相似的情感和主题一定也存在于其他如绘画和建筑这样的姊妹艺术里。事实上,在中国和西方,很多人都持有这个未经验证的假设。的确,在某一特定地点和历史时段,对建筑废墟的再现确实会出现在不同的文学和艺术形式里,18世纪英国的诗歌、绘画和建筑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欧洲画家在数百年间创作的大量废墟图像也使得艺术史家能够把18世纪的案例放在一个历史长流里考察,并把它们同建筑及文学中对废墟的表达联系起来。但是,我对中国绘画中废墟图像的不成功的寻觅对这种欧洲现象的普遍性发出了质疑,这要求我们在两个重要的方向上重新为研究中国艺术里的废墟定向。第一,由于中国传统绘画里几乎没有对建筑废墟的描绘,我们需要探索体现怀古经验的其他类型的视觉表现。第二,由于诗歌和绘画运用不同的形象语言传达怀古经验,我们需要摒弃这两种艺术形式之间僵硬死板的平行观念,而应该把对二者关系的考察建立在对具体案例的仔细分析之上。根据这两个方法论上的提案,下文中所讨论的案例往往超出了对建筑废墟的约定俗成的概念和图像模式。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