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3)

在这本书的研究和写作过程里,我得到了许多机构、同事、友人和学生的支持、帮助和鼓励。1999年获得的一项古根海姆奖使我得以在中国参观各种历史遗址,并走访了不少学者和艺术家。在接下来的十年里,我在很多讲座、座谈会和研讨会里发表了本书各章的初稿。在英国人文社会科学院、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麦基尔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台湾大学、南加州大学、卫斯理大学、中山大学以及若干其他学府和研究中心,我都得到了宝贵的反馈,很多建议超出了艺术史的一般范围。而在我任教的芝加哥大学,我更得益于与同事和学生之间的有关讨论。我最先于1997年举行的“中国艺术、文学和历史中的废墟”(RuinsinChineseArt,Literature,andHistory)研讨会上发表了关于这项研究的基本构想,随后的热烈讨论坚定了我对这项研究的信心。2003年我为本校研究生开设了一门有关废墟观念和艺术表现的课,课上的研究和磋商为我研究各种有关案例提供了一个平台。最后,芝加哥大学弗兰克人文学院(FrankeInstitutefortheHumanities)不仅为我的写作提供了宝贵的时间与资助,更为我思考本书中的关键概念提供了一个跨地域、跨学科的知识环境。

许多学者在本书写作的不同阶段给了我重要的帮助和启迪。这些学者包括SalvatoreSettis,宇文所安(StephenOwen),IngerSigrunBrodey,乔迅(JonathanHay),白杰明(GeremieBarme),BarbaraStafford,FromaZeitlin,JasElsner,NinaDubin,RobertNelson,韩文彬(RobertHarristJr.),罗泰(LotharvonFalkenhausen),汪悦进(EugeneWang),曾兰莹(LillianLanyingTseng),蒋人和(KatherineTsiang),姜斐德(FredaMurk),GloriaPinney,李零,IreneWinter,ShelleyRice,以及ThomasCummins。我也希望感谢很多中国艺术家,他们与我分享了他们关于废墟的作品和创作经历。黄锐、荣荣、宋冬、隋建国、尹秀珍、展望和张大力等人的作品尤其为本书的最后一章提供了重要材料。

如同往常,我最需要感谢的是我的夫人蔡九迪(JudithZeitlin),一位专攻中国文学、戏剧和音乐的学者。本书中的很多想法源自我们关于古今中国艺术和文化的对话,而很多这样的对话发生在我们共同参观历史遗址或艺术展览的途中。我关于废墟的思考与她关于历史记忆的写作相呼应。同我其他著作一样,她是本书草稿的第一个读者和评者。

最后,我希望感谢本书的译者肖铁,他为此书的翻译投入了巨大的劳动,力求概念和材料上的准确。需要说明的是,虽然这个中译本基本上保持了原书的内容,但我在校阅译稿时,也根据中文的写作和阅读习惯作了一些修正,因此有时和英文本不完全对应。这种文字差异出于我的有意调整,而非译者对原文的背离。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