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民六危机”(2)

陆费逵对各位好友的相助一一谢过,抱定有始有终的宗旨,决定留下和自己一手创办的中华书局共克时艰。

其实,按照张元济的说法,中华书局的状况是资金周转不灵,而非资不抵债,“只有搁浅而无破产”,所以中华书局的大股东决定出面,劝各位债权人不要逼债,共同渡过难关。这个劝服工作是宋氏三姐妹的父亲宋耀如做的,众人都很买账。最终,常州富商吴镜渊出面联络富商士绅,筹集资金作为垫款。各方努力下,局面最终被稳定。此间,陆费逵曾被拘押,后经调查他在经济上没有问题,又回来参与日常工作,只是职务由局长改为司理,薪金降为100元。直到1919年,他才改任总经理。

从“民六危机”中可以看到陆费逵对待自己所钟爱的出版工作的专一。他自己曾说,一个人办事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专心,第二忍耐,第三不失本色。这三点是他对自己为人的总结,也在后人对他的回忆里有所体现。

由于陆费逵的声望地位,他长期被推选为上海书业同业公会主席。任上经常调解同业间的矛盾、为同业的利益和政府交涉、处理版权纠纷等,尽职尽责。作为一个有良知的出版家,他呼吁出版者和作者要以社会责任为重。在他的带领下,中华书局出的书在质量上很有保障,不说每本都是精品,起码是绝少粗制滥造、低级趣味之作。

在民国初年,出版业是较为混乱的,虽然大出版机构不多,但小型出版机构层出不穷,竞争也就很激烈。在这样的乱世之下,陆费逵依然能心怀文化使命感,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殊为难得。也正因如此,中华书局才得以成为业界名牌。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