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1)

在历史的夜空中,总有一些闪亮的星光。每一颗明亮的星星所对应的是一个具有民族情怀、独立思想和高尚品德的人。这些人不应该被忘记,也不会被忘记。

本书所讲述的十个人物是民国最杰出的报人、出版人。从书籍出版的维度看,张元济所领导的商务印书馆和陆费逵所创办的中华书局,是当年最具影响力的出版社,这两家出版社所输送的精神食粮,可以说几乎每一个知识界人士都品尝过;从报业出版的维度看,胡政之、成舍我这样集采编和经营于一身的报界全才,真可谓现代报业史上的丰碑。

翻开他们创办书局、报馆、杂志社的历史,让人唏嘘不已。

他们取得的辉煌成就令人高山仰止。邹韬奋终身在探寻什么样的刊物读者最爱,并且不知疲倦地笔耕不止,短暂的生命里留下800万字的文化遗产;张季鸾所主持的《大公报》于1941年获得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所颁发的“最佳新闻服务奖”,这在中国的报业发展史上是仅有的一次;陈铭德、邓季惺夫妇一手撑起来的《新民报》网罗了张恨水、张友鸾、赵超构等一大批优秀人才,成就了这家民营报纸当年五社八版的大报格局。

他们遭受的坎坷辛苦同样令人扼腕叹息。邵飘萍因言获罪,直接倒在了军阀的枪口之下;王芸生年轻时血气方刚、挥斥方遒,到晚年却落得战战兢兢,无比凄凉。

考察这些文化名人的人生抉择,是一件耐人寻味的事情。张元济、王芸生还有陈铭德夫妇都选择留在大陆,可是随着极“左”路线的展开,他们人生悲剧的大幕也就此拉开。原本属于民营企业的出版社和报馆或被公私合营、或直接被撤销,他们作为报人、出版人的奋斗也便戛然而止,可以想见,在风雨飘摇的日子里,他们的内心该是怎样的孤寂、怎样的悲凉?陈铭德和邓季惺双双被打成右派,在政治队伍里被看成另类,不得不靠边站;王芸生虽然躲过反右这一劫,却并没有获得内心的平静,他被迫写文章抹黑《大公报》,抹黑张季鸾,以至于临终前口中仍然喃喃自责。

即使是跨越海峡的成舍我也同样不如意。这个一生嗜报如命的人,到了台湾却发现办报已经不大可能了,所幸,当局还允许他办新闻学校,年届六旬的成舍我从无到有、筚路蓝缕,硬是在台北的郊区办成一所学校,几经发展,这所学校成了今日在台湾很有名气的世新大学。

当年这些杰出人物所攀登的高度已非今人所能企及。二十岁出头就当报馆主笔、书局经理,并且做得有声有色,人生得意处却可能迅速滑落到直面死神的谷底。当年的社会环境也难以复制。不管是书局还是报刊的创办,只要几个志同道合的人走到一起,一家书局或一种报刊就从此诞生了。当然,很多书局、报刊都拉来政治势力做靠山,只求一时轰动,不求长久发展,而那些真正能够留下来的正是有着长远目标和坚定信念的书局和报刊,比如商务印书馆,比如《大公报》。

上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