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天说话 九(2)

6月22日清晨5时,李景军在从井下运上来的遗体中找到了赵文林。李景军心如刀绞,他多么希望面对的不是这被大火烧焦了的遗体,而是那充满生气活力的赵局长;他多么希望再拉着赵局长奔走于百里矿区,多么想再看到赵局长坐在车上背单词、看外文杂志和打瞌睡啊;多么希望再把赵局长送回办公大楼啊……

传闻赵文林的遗体找到了,5万多矿工、家属从四面八方涌向矿业总医院。赶来吊唁的人川流不息,越来越多,直至深夜不肯离去……

百里矿区泪如雨下,哀思低回……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奶奶在医院的门口守了整整一天,她哭着说:“赵局长活着时我没有看到,他死了怎么也要送一送……”

开电梯的工人说:“赵局长啊,你来鸡西之后,还从没坐过办公大楼的电梯呢。那次,你下井回来,我看你很疲惫,要开电梯送你上去。你说什么也不坐,说等实现1000万吨你再坐。你不是答应我了吗,等实现1000万吨那天让我开电梯送你上7楼。你怎么就不等了呢,你说的还算不算数了呀!”

“赵局长啊,你来得太晚了,走得太早了……”(集团)公司的一位女职工话未说完,怆然泪下,哽咽得说不下去了。是啊,他走得太早了,今年鸡西矿业集团有望实现年产850万吨,明年有希望实现赵文林苦苦追求的目标——1000万吨,他哪怕再晚走一年、两年就可以目睹在他的领导下,鸡西矿区这艘将要下沉的“泰坦尼克”全然浮起,驶出困境……

当年围矿务局大楼因公致残的矿工都坐着轮椅来了。

一位正在北京上大学的矿工女儿特意打来电话,让父亲这个月少给她寄100元生活费,代她给赵伯伯买一篮菊花。她哭着说,每当收到父亲寄来的钱时,她总会情不自禁地想起赵伯伯。矿区每年有800矿工的孩子考上大学,许多家庭困难,拿不出钱来供孩子上大学。赵文林说,企业再穷也得让矿工的孩子上大学。于是,他组织了助学活动,每年从有限的资金中挤出60万元,使得矿区考上大学的孩子都如愿以偿地上了大学。他还动员领导班子把鸡西市奖励他们的5万元钱全部捐给了矿区的困难学生。

6月24日,赵文林出殡,那天鸡西几乎空巷,群众早早伫立于街头,有人说这是鸡西有史以来最隆重的葬礼。百姓扯着一幅幅沉重的送别横幅,横幅上的每句话都催人泪下:

“八百天,你下六百天井,好好休息吧!”

“好官,你连早饭都没吃,怎么就走了?”

“文林局长,你是46万矿区儿女的贴心人!”

“你是‘三个代表’的忠实实践者,乌金之星,人民公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