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固的人不喊累(2)

第一次去打工,沉默是最好的坚强。从早上11点,站到晚上11点。在火锅店端火锅,偶尔烫到手,也坚决把锅放到电磁炉上才敢松手。有时候苛刻的中国老板,会因一点小事就骂我们。遇到不好说话的客人,给我们脸色也是家常便饭。非常努力地干上一晚,有时会被之前的打工者骂,那一刻我有种冲动,想把抹布甩在她脸上,然后回家。可我却一言不发,继续干活。

即便这样,我也从来没有想过放弃。有段时间我的签证一直出现问题,签证处命令我回国重签,考试也一直不顺利。

英国冬天的日照时间是那么短,每天不到四点就开始天黑,不是刮风下雨就是飘雪。有一天,我正奔赴处理签证的路上,突然收到了父亲的一条微信。他说:“小马同志,知道你最近心情不好,可是你坚决不能做逃兵!一定坚持下去!”听到这句话,我瞬间泪流满面。原来不管我是如何报喜不报忧,父母都能听出我的情绪。他们是会在意我、关心我一生的人。父母在,不远行。而我竟走了这么远。

我跌跌撞撞地往前奔跑,冷暖自知。却也懂得了第一次的珍贵,懂得了那是困难对我的考验,通不过,我就输了。我是顽固的人,不喊累不喊苦。困难逐渐内化进我的心里,它就像天使一样,在我前进的路上给我依赖、给我力量。

我开始交外国朋友,发现他们都很欣赏我会画画,擅长读写。他们觉得我很有才华,我倒也不再羞于展露这些。这迅速成为拉近我们关系的催化剂。上课时,我也不再装聋作哑,老师抛出一个英式的黑色幽默,我也可以顺利接上;走在马路上遇到英国帅哥的搭讪,也可以自然地跟他们周旋几句。

即使是回国后,再遇到什么,只要无关生死,我都不再胆怯。留学和旅行并不会改变本质的东西,不会改变我的初心。现在的我和所有人一样上班、下班、吃饭、睡觉。我也不免落入俗套地想要挣钱。只是,我看待世界的角度,和对待问题的心态,已经明显不同了。

我们来到了这个世界,但不是所有人都真正活过。活的精神是另外一件事。我定义的“活”是有血有肉的:能深切感受到,自己的每个细胞无时无刻不在跳跃;感受到自己对得起回忆、对得起现在、也配得上未来。

是的,顽固的人不喊累。

邂逅爱丁堡

苏格兰有无数奇特的篇章,尼斯湖神秘的水怪,穿格子裙吹着风笛的帅哥,连绵的山川和无数的湖泊,还有知名的烈酒,捉摸不透的天气,缤纷的爱丁堡艺术节……

苏格兰有很多名声大噪的电影,比如《勇敢的心》、《一天》、《甜蜜十六岁》、《猜火车》和《第三十九级阶梯》。而整个苏格兰的精神就像是《勇敢的心》开篇时,少年玛丽安摘下的那朵送给华莱士的蓟花,渺小、带刺、坚强。弱小的紫色蓟花,在狂风骤雨下屹立不倒,象征着苏格兰不屈不饶、生生不息的性情。

苏格兰的浪漫,在《一天》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电影里,安妮·海瑟威和吉姆·史特格斯在爱丁堡的一次美丽邂逅,开启了之后曲折动人的爱情故事。苏格兰风光在片中虽只是匆匆一瞥,却有着关键性的作用,两人对彼此的好感全都因这次怦然心动的相遇。

不知道多少人被这段台词戳中:“这么多年,这么多人经过我的生活,可是为什么偏偏是你,看起来好像最应该是过客的你,在我心中占据了这么重的地位。现在,就是此时此刻,我需要你,我需要感觉到你,我需要被你爱被你关怀。我想要的,不只是一夜,或是一天。”

苏格兰的浪漫,从《一天》开始,而苏格兰的旅行,则要从爱丁堡的开始。

我和朋友驾车一路向北,开到深夜。我们把车停在路边,躺在公路上,仰望着满天繁星。之前,听人说,只有在最黑的夜里,才能看到最亮的星空。此刻,这里的星星,是那么地耀眼,那么地真实,好像住进了我的心里。

12月,正是苏格兰最寒冷的季节,据说冬日会有极夜出现。一天中的大半时光,都在晒月亮,那长期生活在那里的人会不会绝望啊?想想却也不会,深夜也有深夜的美丽。想起英国的那位唯美主义作家王尔德说:“有自由、书、花儿和月亮,没有人会不快乐。”苏格兰人民的冬天有比我们更久的月亮,他们应该比我们更快乐吧。

电影中的苏格兰是真性情的硬汉,那现实中的爱丁堡是什么样呢?

爱丁堡就像一场中世纪戏剧的宏伟布景。尖塔、城堡、峭壁和石柱历历在目。因为历史上常与英格兰发生冲突,养成了爱丁堡人崇尚独立与自由的民族性格。

“反战”和“复兴”是苏格兰两大主题。暂且不谈“同岛异梦”的话题,同岛的苏格兰和英格兰的差距,确实甚远。相比于英格兰的情调和精致,苏格兰更加硬朗且更富有生命力。他们特立独行得近乎有些固执。他们拥有自己的文化、食物和口音,甚至连货币都不妥协。来这里之前,我们特意换了不印女王头像的苏格兰钱币。

我们来到苏格兰的皇家英里大道。在这里,我们向一位退伍老兵问路。他威严的军人气质尚能感受到。他执意要领我们一起走。我们顺道参观了他所居住公寓。现在居住在这里的都是退役的士兵。由政府来支付他们的生活费用。他给我们讲述他当年历经沙场的事迹。他的眼睛里透出无畏的光芒,讲到激战处,他站起身来比划着、挥舞着。那就是他最重要的一段人生,辉煌而勇敢。为国家安危而置自己的生死于不顾,更幸运的是,如今他享受并感谢着现世的和平。

我们踩着高高低低的青石板,沿着皇家英里大道走到最西边的制高点,就到了爱丁堡的精华部分——爱丁堡城堡。我们尽情地观赏着日落下的城池,曲折的海岸线、苍茫的大山、高低错落的建筑。这些建筑像积木一样,堆放在每条街道。余晖,给整座城池染上了鹅黄色,又顺便给海岸线涂上了群青色,给大山抹上了普蓝色。整个画面苍凉却又温暖,我像是来到了英伦电影中场景。

我不禁高呼:Edinburgh, you are so beautiful!

写到这里已是凌晨2:07,不经意翻到旧时在爱丁堡与那位老兵交谈的照片。

回忆与现实交缠,恍若隔世。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一点一滴形成一条链子,将我牢牢与过去连在一起。想起旅行中,那么多陌生人的善意,那么多感动人心的故事,一股股暖流涌上心头。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