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中立 《父亲》背后那些“人”(1)

1

2011年的国庆长假,姑苏城里的一位老先生走进苏州博物馆,慕名去看罗中立个展。“我很兴奋,可以亲眼观赏到他的著名油画《父亲》了。但在我脑中存在着一个问题,为什么画展的名称叫‘置换的描绘’?”他写道。

老先生一路上琢磨着“置换”。进到展厅,几个来回一走,明白了:南厅正中挂着《父亲》,1980年画的,2.16米高,1.52米宽;北厅正中央挂着罗中立的学生画的《毛泽东像》,跟《父亲》尺寸一样——原来置换,发生在领袖和老百姓之间,后者也可以成为描绘对象,而且,一般大。“这是一个伟大的转变。”老先生写道,“我是不是有点笨?”

向中国美术馆借来《父亲》原作,苏州美术馆馆长张欣用了一个“请”字。它是由中国美术馆典藏部副主任韩劲松从北京护送到苏州的。

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多半记得,当年老百姓买张毛主席的画像回家,用的也是“请”字。罗中立告诉我另一个说法:送宝(像)——当年“送宝”创纪录的是油画《毛主席去安源》的复制品,共印9亿多张,平摊到当时的中国人手里,每个人一张还多。翻翻世界绘画史,《圣母像》都没它印得多。

1980年夏天,读大二的罗中立赤裸着上身,在6平方米的临时画室里开始精雕细琢专为参加当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而作的画:一个老农的头像。

“暑假的时候学生寝室空的很多,学校就把空房间分配给学生画画,两三个人一间。我跟何多苓一间,罗中立和杨千在对门的一间。有一天,我打完篮球回来一身是汗,罗中立把我叫到他的屋里头,我就看到了他正在画的《父亲》。他当时正要画‘父亲’脸上的汗珠,把我叫进去就是想看看汗珠。那个汗珠是照着我画的。”78级油画系的唐雯在成都沙子堰的画室里告诉我。

30多年来,下面这个朝夕相对的场景罗中立讲过好多遍了。而自从1981年中国美术馆以400元收藏费将《父亲》收进殿堂,罗中立与之相见总共四回。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