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过很多个可以被一个词语,或者说,起码可以找到一个词语用来作代表词的城市,可是这一套放在北京这儿,就行不通。北京似乎从来没有被定型过,它不是温柔的琥珀,没有被柔软的油质封死。它一直是流行的,甚至是波涛汹涌的。每天总有翻船触礁的故事在发生,每天也总有新的灯塔亮起。
我有一个三十多岁的编剧朋友,一直在北京熬生活,说是熬都不够级别,简直就是苦熬。他常常都在写写写写,却永远没有进账。我看过他写的东西,实在是有趣生动,每一个小人物都带着可爱的弱点坚挺地挣扎在生活里,不明白为何总被埋没。我们曾经一起在下雪的冬天,集合了一群人走路去天安门看升旗。天亮起来的时候,他说,来了北京这么多年,也没有看过升旗,今儿看一次,也可以安心回老家了。我们都很错愕,他苦笑着摇摇头说,哥真的撑不下去了,革命尚未成功,弟弟妹妹们接棒努力吧。原本斗志昂扬的升旗被我们看成了离别的悲伤故事,谁也不愿意看战友撤退,就好像告诉每一个人战斗的失败率又一次提高了。那天凌晨的状况随后就有些失控,大家陆陆续续表现出自己也不想留在北京了,还是回家好,或者去些节奏缓慢的小城,开个小咖啡馆小旅舍休闲度日。要不就去流浪?话题被扯开很远,一个混迹北京的“老人”的离开引来一场小小的风暴,动摇了好多原本就不够坚定的人心。我心里也隐隐地觉得可惜,除了可惜他付出的好年华,更可惜那些生活在他笔下的分明已经活了的小人物。如果那些都不能使他留下,那究竟什么才是这里的敲门砖。
总是看电影,谁曾想生活比电影还像电影。车票都定下来,散伙饭也吃了,房子也退了,行李也已经打包好寄走了。他的剧本却突然被人买了,收入不算太丰厚,但也绝对是一票大活儿的酬劳。这家伙疯了一样地打电话给我们每个人,说请预备好沙发准备迎接他租到房子之前的蹭住,语调抑制不住的兴奋:“老子真不想承认,但怎么有种梦想实现的感受!”我们个个嘴上说着嘚瑟,你赶紧滚吧,心里却都蓬勃起来。北京就是这样,它有时不怀好意地耍你一次,有时也呵护着你的才华和精神。
有一段时间我迷恋上用一个固定的行为,把生活变得有节奏,于是我开始了慢跑。北京没有什么好的慢跑环境,你只能在汽车鸣笛的街道边围着居住区跑起来。因为时间分配,慢跑的时候往往都是晚饭后一小时。我选了一首很应景的歌,是反光镜乐队的《晚安,北京》。我从只能跑三千米,到五千米,一直在听这首歌。
你听是什么声音来来回回旋转
你说你从未那么完美
直到遇上并不完美的我
在千万遍重复的麻木茫然之后
留下的又是什么
是真正让你感动的
打开装满回忆的背包
就算翻来翻去得到只是苦涩
哪怕永远的只是落魄
谁怕穿越那未知的峰
别哭在被冷落的时候
就当仍然在三月的风中走过
写下生命的每道彩虹
遗忘 迷茫
你抛弃了温暖的臂膀
只为填补那空白的梦
在一段一段充满悲欢交错的背后
我想说
晚安 北京 晚安 曾经
孤单的身影从未真正安静
晚安 北京 晚安 曾经
何时再听到你的声音
那将是最完美动听的歌
那是来北京已经快两年的时候,生活也不再捉襟见肘,所有的东西都有点儿面目祥和起来。这首歌的词儿写得真好啊。谁怕落魄,谁怕未知,我们都看得见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