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840年西方列强通过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国门之前,中国经济总量约占世界经济的33%,名列世界第一,相当于英国的6倍。这正是大清帝国敢于视世界各国为“蛮夷”之国的原因,也是从古至今部分中国知识分子坚守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条充分理由。
然而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从一个曾经在世界上长期领先的东方大国逐步沦为任人宰割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从一个曾经创造了无比灿烂文明的民族逐步沦为西方人眼中的“劣等民族”。直至1949年10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才翻开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篇章。从那时起到今天,中国从一个满目疮痍的落后国家快速发展成为世界经济总量排名第二,有自己独立话语权的大国。中华民族正以前所未有的民族自信、文化自信、文化自觉走在实现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中华民族的再次复兴并带动整个人类社会向前发展,足以见证人类发展史上的又一个奇迹。
2014年3月2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重要演讲时指出:“历史告诉我们只有交流互鉴,一种文明才能充满生命力。只要秉持包容精神就不存在什么‘文明冲突’,就可以实现文明和谐。中华文明经历了5000多年的历史变迁,但始终一脉相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的滋养。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而形成的文明。”多灾多难的中华民族经历了无数次战争的洗礼,依然能够屹立东方,靠的是文化的灵魂、文化的凝聚力。中华民族的文化曾经的荣耀、深邃、厚重、包容,着实令中国历代知识分子推崇、痴迷。历史上曾经有一些民族依靠武力征服了中原、占领了土地,但最终却被优秀的中华文化包容兼并。在冷兵器时代,各民族之间的竞争是攻城略地,凭借的完全是军事实力。进入近代,随着西方工业革命的兴起和科技的进步,各民族之间的竞争主要体现在经济上的掠夺和思想上的侵蚀,文化的博弈在民族竞争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
在18世纪中期以前,中国文化确实令世界痴迷,特别是在《马可·波罗游记》问世之后的几个世纪里,对东方充满向往的西方人几乎对中国文化顶礼膜拜,认为中国有“人类最先进的文化和最先进的文明”。中国古老的历史、中国科技的发展、管理国家的体制、社会交往的文明水平,都不同程度领先于西方,16世纪的西班牙门多萨神父曾认为中华帝国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已知的治理最为完善的国家”。
历史的事实表明,在鸦片战争及以后中国与西方列强的历次战争中,中国与其说是输在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上,不如说是输在西方的强势文化对中国文化的侵略上。西方之所以敢对中国进行殖民侵略,除了因为中国社会、经济、科技落后以外,更重要的原因是中国人从思想文化上已经被洗礼、被侵略,中国文化的根慢慢地在消失、被怀疑、被否定、被西化。西方人扣在中国人头上的“东亚病夫”的帽子麻痹了中国人的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