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罗庚生命的最后时刻 2

当时陪同华罗庚赴日讲学的应用数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陈德泉、计雷凭记忆整理了华罗庚的这次演讲内容,其中有这样的文字:

一般地讲,中国工人的文化水平不如日本的文化水平高,如果说我到车间去讲优选法,要求听讲的工人都要学过微积分,这是不可能的。那么我是怎么在中国普及优选法的呢?首先我让大家记住一个数 ——0.618。这张纸条和这支烟就是我的教具。假定纸条就代表某一因素的范围。第一个试验在什么地方做呢?在全长的 0.618处做。(此时华老点燃了烟,用烟头在纸条的 0.618处烧了一个洞)第二个试验点又在什么地点做呢?在纸上第一个试验点的对称点上做,在我这里就很简单地找到了。把纸对折起来,顺着第一个试验点所烧的洞烧过去,第二个试验点就得到了。这时,可将两个试验点所得到的结果对比一下,看哪个试验点所出的效果好?如果第一点比第二点好,那么就把第二点以下撕掉;如果第二点比第一点好,第一点以上已经被撕掉了。下一个试验在什么地点作呢?仍然是把剩余的纸条对折一下,顺着剩下的试验点所烧的洞烧过去,就得到了第三个试验点。然后再作比较,留下好的,撕去坏的。以后怎么做,不用我讲了吧!(笑声)一直做到生产上所需要的精度为止。(《华罗庚诗文选》)

可以想象,这样的演讲是多么地吸引人,怎样地在轻松的氛围中给听众以最大的享受与教益!而华罗庚本人却在这样美妙的演讲中承受着生命的危险!

当时听讲的森本光生回忆:“华先生在美国和英国曾度过长期的研究生活,他的英语比我们一般的日本人流利得多。一开始声音稍小,有些难听清楚。渐渐地,随着来了劲,他的声音大了起来,拐杖也扔在了一边,一直站着讲,还时而为了说明上下讲坛。演讲自始至终因先生的幽默而洋溢着笑声,生气勃勃。演讲的内容展望先生一生,范围极广。我被先生的话语吸引,光顾着听,都忘了笔记。 ”(森本光生:《听华罗庚先生最后一课》)

白鸟富美子也有同样的感受,称:“演讲渐入佳境,眼前先生愉快的身影,仿佛与他在中国各地的讲坛上面对老百姓,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解释复杂的数学方法时的身影重叠。 ”(白鸟富美子:《悲歌》)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