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观主义是主潮流(3)

这种对乐观心态的崇拜由来已久,也并非美国人的“专利”。在全世界的文学作品里,乐观都是主旋律,比如——马可·奥勒留[译注:Marcus Aurelius(121~180),罗马帝国最伟大的皇帝之一,于161年至180年在位。他不但是一个很有智慧的君主,同时也是一个很有成就的思想家,著有《沉思录》]所说的“关注生活的美好”。塞缪尔·约翰逊(译注:Samuel Johnson,18世纪英国作家、批评家)说:“养成凡事往好处看的习惯,比一年赚1000英镑还有价值。”还有如苏斯博士(译注:Dr. Seuss,20 世纪最卓越的儿童文学家、教育学家),他说:“当大任降临,别担心,别焦躁。顺着走下去,你也会开始踏上光明大道(译注:出自绘本《噢,你将去的地方》)。”但古往今来,似乎美国人更喜欢用乐观的心态看待前景。艾森豪威尔总统就说过:“悲观是打不赢仗的。”查理·卓别林(译注:著名演员、导演、编剧)同样倾向于保持乐观心态,他说:“低着头永远看不到彩虹。”乐观的信念源自一个简单的共识:着眼于美好的未来,我们就能全力以赴、坚持到底。而要着眼于未来,积极的心态就是必需的。因为,除此之外还能怎样呢?难不成只想着自己是多么悲惨、多么不幸?这种想法有什么用?所以,我们就在网络上、在T恤衫上随处可见这样的箴言——“心想事成”。

正因为乐观主义如此强势,所以,有时候在组织、单位里哪怕发表一点点消极的观点都是很有风险的。如果身在工作场合的你充当了“现实主义者”的角色,别人就会把你看作“衰神”或“扫把星”。影视制片人往往不敢把悲剧作为主题,不敢给作品加上消极色彩的结尾,就是害怕如此一来其作品就变得“阴暗”而失去观众。连娱乐界都如此了,试想一下,哪个政客还有胆子质疑国家社会的美好前景,或胆敢与久已流传的乐观态度决裂呢?

我是德国人,在不算年轻的岁数来到了美国,当时就立刻被一件事震住了:美国人对积极心态的推崇程度远高于欧洲人。在德国,要是你问某个人最近过得怎么样,对方往往会实话实说,如“我昨天晚上睡得不好”,或“我家的小狗生病了,我心里很烦”。而在美国,我发现大家常常是回答“挺好的”,即便他们有烦心事也是如此。我还发现,若是有人违反了乐观主义的潜规则,周围人就会表现出反感。1986年我在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时候,一位教授就跟我说,她曾在一次教职员会议上提到了自己生活中的一些艰辛,她的同事们听到之后就对她非常不满,因为她在工作场合表现得太“消极”。他们的意思是,她不应该把自己的烦心事表露出来,这样才不会影响到别人。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