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1)

一次精神穿越之旅

绿茶

一次选题会上,编辑部同人正在热烈地讨论着近年颇热的“穿越”,我则陷入了自我的短暂“穿越”,脑子里冒出来一个貌似不太靠谱的想法。

写信!

就是想到这个词儿,没来由。

而且不假思索就道出我不太成熟的想法。我想邀请一些名家,给他们心目中的“那个人”写信,用最传统的方式。然后呱唧呱唧说了好多名家的名字。

编辑部短暂沉默。

然后,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讨论起这个想法的各种操作方式。我还在沉默,心想怎么圆说这个貌似不太靠谱的冲动想法呢?

大家无心报选题了,被这个想法说得有点激动。干脆,放下迫在眉睫的选题,认真讨论起关于“信”的特刊。名字还没想好,但想法得到一致认可。

谁给谁写?怎么写?以什么形式写?等等问题全被拿出来,讨论来讨论去,发现可行性很差。一个下午,“信”飞来飞去,都是“飞信”。

当晚。

还在兴奋状态中的我,想着怎么让这个想法靠谱起来。

第二天,一份不太成熟的操作方案和约稿信被拟好,同时拉了一个长长的写信人名单。这事就这么干起来啦。

第一封信发给谢泳老师。

谢泳兄

想向您邀约一篇稿子。具体如下: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精神偶像或是喜欢的历史人物,他们的精神传承与言行风骨也许是我们这个世界最宝贵的财富。如果有机会给他(她)写一封信,或请教、或探讨、或倾诉、或聊天……这是一次思想的对接和碰撞,也是一次心灵的穿越和交流。可命题为“给……的信”,特邀您参与这次有特殊意义的精神交流。

发信的那天是2011年10月23日。当天晚上,就接到谢泳老师的回信,他爽快地答应说,准备给储安平写信。我顿时很受鼓舞,觉得这事靠谱起来了。我知道谢泳老师写过好几本关于储安平的书,如《储安平与〈观察〉》《储安平:一条河流般的忧郁》等,他们之间已经有很深的精神交流,他给储安平写,合适。

第一个应稿的谢泳老师,也是第一个交稿的人。收到他发来的稿件,我心里踏实了很多,这正是我想象中的那种“信文本”,平等、平实、客观,娓娓道来储安平的人生苦难和精彩,也同时帮我们提出了很多问题和解答了不少疑惑。

虽然开局不错,但随后的约稿并不顺利,电话、邮件和当面邀约多管齐下,但确切应稿者不多。临近年底,很多专家学者忙于应付各种会议和总结,以及自己一年来研究的扫尾,都很难保证时间。很多人客气地回复有兴趣参与,认为选题有趣,但不敢保证能如期交稿。终于在我的软磨硬泡下,到10月底,基本敲定了十五位人选。

而我的目标是二十几位。

出于编辑的职业习惯,在执行这种大专题时,总要给自己留出足够的富余,避免一些可能出现的临时变卦。目标二十几位的话,至少要敲定三十位才算靠谱。11月,我继续以多形式发出约稿邀请,终于在月中时实现了目标。

我给出的截稿日期是2011年11月30日。

临近11月底时,我继续骚扰应稿者,一圈下来傻眼了。不少应稿者没把我的约稿作为首选,有了新的安排,纷纷告假。也有些应稿者落笔多次,终觉得掌控不好这种文本而放弃。一时间,再次陷入人选危机。但高兴的是,这轮催稿过后,已经有十位左右应稿者明确了交稿时间,让我坐等。

上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