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寻找昆曲“大美”(2)

之一,昆曲入遗前一年,经过8年努力,终于举办了中国第一届昆剧节!这件事,说明中国政府和一群昆曲人,早就在为昆曲奔走呼号了。而事实上,如果没有政府和文化精英们的努力,昆曲决不可不能有今天这样的好局面。

之二,无数昆曲人默默耕耘,成为经典,成为大师,艺术家。“人们一谈到昆曲,就自然会联想到俞振飞同志,正如一谈到京剧,就立刻会想到梅兰芳一样。”北昆侯少奎,练功就像“上刑罚”,终于成就了“大武生”的绝世辉煌。上昆的蔡正仁,几十年如一日,创造了“活皇帝”的艺术形象……

了解他们,才了解昆曲,才了解昆曲的大美。

之三,昆曲入遗,看似简单,似乎理所当然,其实,申报的过程非常紧张、复杂,幕后有许多人为之付出了艰辛的劳动,要不然,昆曲很可能就不会列入第一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对此,世人一无所知,几乎是一个空白。

正是为了寻找这些成就昆曲大美的幕后英雄,我差点在车祸中丧生——

2008年12月5日,上午去中国艺术研究院。气温突然下降,零上到零下,差了十几度,就像进了“冰窟”。站在风口等车,忽见前面十字路边有出租车下客,就条件反射般横冲过去!刹那间我被一辆机动车撞倒,前倾,滚翻,然后侧身躺在马路上。脑子一片空白,周围一片静寂!挣扎了一下,肋骨疼,再挣扎,疼,就用胳膊撑着地面,缓缓地撑着,生怕站不了反而甩倒,所以稍微动一下也稍微停顿一下,这样终于爬了起来,终于站了起来。就见机动车的反视镜被我撞的粉碎……

这样的车祸,不死只是万一。

寒风裹袭,身子缩紧,这时,一抹眼泪涌上来,湿湿的打转:这么辛苦,差点把命都搭上,到底是为了什么?为昆曲吗?还是……

不错,为昆曲。昆曲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经典,一个图腾。昆曲梦也是中国梦。昆曲的命运和共和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国运昌盛,昆曲兴,反之,则衰。所以,写昆曲,就是写文化,写文化之大美。

大美昆曲,需要不屈不饶的大美之心去体味、去寻找。

2014.4.26

下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