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承志:三笠公园(1)

张承志

在横须贺,与其说是散步于港口景象,不如说是徘徊于自己的心情。

或者这么说吧,本来我想在这个“黑船来袭”的地点,享受一下日本人对欧美殖民主义的批判;在这大名鼎鼎的横须贺美军基地,加入日本的反战队伍,抗议从这儿起航前往中东、西亚轰炸屠杀的航母空贼。

没想到,这儿毫无我想象的气氛。

——特别是对白种的殖民主义的批判。此刻秋高气爽,而春天里我还在安第斯山。差不多我是从秘鲁和墨西哥直接来日本的——我的心里正满盛着对殖民时代的厌恶。我总是对日本希冀最多。我在潜意识里等着一群知音迎面拥来。在想象中,我已沐浴在声讨美国佬的空气之中。

可是怎么也没想到,我居然一头钻进了日本海上自卫队的最新锐驱逐舰——“鸟海”(ちょうかい)。

上午在横须贺,刚从一个纪念法国技师的小博物馆出来,正在摄影留念。看见远处通向码头的大路上彩旗招展,听说这一天是海上自卫队的“一般公开日”。引导的朋友过去一问,谁都可以登上军舰参观。那为什么不去?于是我们走上了自卫队的码头。

“您好!欢迎!”海上自卫队在路上夹道欢迎,不断地喊着问候语。他们身穿深蓝作业服,一股“健气”充斥眉宇。要检查随身的包,但比民航机场宽松。可以提问,随便照相。码头上,停泊着一艘艘巨大的灰色军舰,看来在这儿聚集着一个舰队。舷梯口有人专门搀扶,帮助客人爬上甲板。驱逐舰的个头非常大,给我留下印象的,是指挥台的方窟窿一般的窗户。那窗户显然不是赏海景的,隐蔽、粗糙,呈着一种原始和阴沉。

即便只是一瞬,我毕竟有过海军的履历,因此心情顿时紧张。这船上没有主炮,但我看不懂它的火器。我不情愿地爬着舷梯,这条船不低于五层楼高。跟着一群家庭主妇到了后甲板,我猜我看到了一大片导弹发射孔。

在发射孔旁边,站着一个中年的日本军人。这小子挺英俊,有点儿像哪个演员。隔着作业服,我看不出他的阶级。他也仿佛觉出我与众不同,神色像是说——他不打算掩饰对我的注视。

我避不开他的目光。开口时,不知为什么想说得专业些:“这船的排水量,大概有多少?”亏得我还会说“排水量”这个词!

他直视着我:“排水量是七千二百吨。”

有一种类似间谍的感觉。若是那天有人帮我确认一句:不仅外国人而且包括中国的复员海军,也可以在“一般公开日”登“鸟海”舰参观——那我要和他畅谈一顿。

可是没人确认这个细节。后来我的日本朋友听说我上了“伊吉斯”舰,都有些担心不安。至今我也不知道,那天我究竟是否有权登上“鸟海”。

至于什么叫“伊吉斯”,是后来才弄清的。在希腊神话里宙斯曾给了雅典娜一面盾,于是“宙斯盾”就如“固若金汤、一夫当关”云云,表示理想的防卫。反正它能监视、追踪、拦截方圆五百公里内飞来的导弹或飞机,传说还能执行大气层的太空战。我一点儿也没觉出“宙斯盾”有什么厉害,但日本朋友们似乎都挺懂,都说登上它非同小可。

使“宙斯盾”出名的,是前两年朝鲜的导弹事件。朝鲜把一枚导弹打过来,让它越过日本岛落入太平洋,吓了日本一跳。媒体连惊带乍,一片喧哗。但不久新消息披露出来了:日本并非对付不了那颗忽悠悠飞来的导弹,海里的一条“宙斯盾”,当时监视了朝鲜导弹的飞行全程——于是媒体又是大吵大闹,“伊吉斯”“宙斯盾”也随之名气大噪。

据说它是全球最新锐的军舰,美国佬只把它给了日本和西班牙。这样的消息让人听着不快。我喜欢的民族和文化,如今都在给魔鬼做帮凶。

心绪的变坏是由于联想。身为中国人,谁也不能不一阵阵想到甲午海战。一百年过去了,历史好像转了个圈又回到起点。“撞沉吉野!……”仿佛听见《甲午风云》里著名的台词。“炮弹里都是沙子!”这一天幻觉连连,仿佛自己登上的不是“鸟海”,而是中国小孩在电影里记住的“吉野”。

“炮弹里都是沙子……”这句话像一个可怕的诅咒。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