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成溪的忧伤(1)

我在这里,七月的花溪。

深夜醒来,窗外的天空是暗的。夜,静悄悄……

1

来的时候,是九月的正午。在喧嚣的人群中,面对一座城池冰冷的建筑物,想念家乡低矮的楼房,想念有别于城市车流喧响的乡村牧歌。阳光猛烈,无情地炙烤脸庞。在人来人往的客车站,有人在远行的途中小憩,有人在回家的归途里欣喜或是悲伤。

独自走出人群。我是孤单的,一个人和自己沉重的行李。没有人接站。出站的时候像一只无头苍蝇,连学校接新生的校车都找不到。

没有风。一个人打车,付高额的车费,去往一个有美丽名字的地方。花溪,想到这个词的时候,心中微凉。

那时候想到,在那个炎热的九月,许许多多个跟我我一样的人远离故乡,远离一段美好的年月,随列车融入一座陌生的城池,融入一段新的岁月。

2

对于一个地方,有欣喜,亦有失望。所谓“既来之则安之”只不过是硬着头皮装作毫不在乎不以为然的自我煎熬。

九月的时候,经历大学军训。不说累,是因为根本就不觉得累。对于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早已习惯了烈阳和汗水,早已适应了磨破皮的疼痛和流血的惊心。一场军训,更多的是玩乐,是自我消遣。

从那时候起,夜晚是孤独的。身边的人都是陌生的,相遇的时候微笑,客气似讨好地招呼,转身之后随即忘记。彼此都是不知道底细,因此,打心底里小心防范着。怕伤害,其实,一直在彼此刺痛和伤害。

一个人读书,一个人写字。那段日子,要感激一个人。刘亮程,这个名字想起来的时候就会想起故乡小小的村庄,以及年少无知的那些岁月。《一个人的村庄》,一本书,至今还放在床头书柜最显眼的位置,时常在看,每每看都有新的触动。

一些文字,在那些孤寂的夜晚,成为抚慰心灵的良药。

3

夜来临之前,街灯早早亮起。这是一个惧怕黑暗抵制夜晚的城市。行走,无目的地,在学校的每个角落。

一直走一直走。年少的笑脸忽而闪现,久违的乡音萦绕耳旁。

就这样子,我会成为另外一个我,分娩另一个我。我和我交谈,有时候安静,有时候激烈的争吵。没有人知道,我一个人路过灯火的那些夜晚,曾在属于自己的战争中苦苦挣扎。有时凯旋,有时一败涂地。

4

夜晚,无法寻找乡村灯火那样的星星点点。

我渐渐麻木自己,忘记了去寻找星光。

或许,就算去寻找,也无法找到。至今我还不明确,如果汽车尾气弥漫天空,星光是否还会闪耀。

然而,我知道,有一颗星星,从未停止过对我眨着年轻的双眸,从未放弃过一路走来对我的守望。

“星星点灯,照亮我的家门/让迷失的孩子,找到来时的路。星星点灯,照亮我的前程/用一点光,温暖孩子的心。”

像郑智化唱的,一路走过,一路跟随。

它在久远的故乡,穿过万水千山,穿过重叠云雾,依旧闪烁不停。

5

有一天看书,安妮宝贝无声的一句话,让我的心兀地感到荒凉。

“天空的蓝,是一种疾病。”

我以为这是一种刺痛内心的孤独,一种梵·高式的刻骨荒凉。

没有特殊的自我映射,然而在孤独的岁月里,我还是一下子感受到了十月未完时的点点凄凉。

是的,十月未完。

冬天就要来临,而天是蓝的。在这刺目的蓝里面,似乎有些许看不透的东西。不敢细看啊,怕压抑,会窒息。

我明白,那些看起来很蓝很蓝的天空,有着无可言说的沉重。它不属于故乡,不属于童年,属于车流喧嚣人来人往的城市。不属于我。

6

走过花溪河,终于明白一个道理。人所苦苦追逐的,不是摆在眼前铁真真的现实,而是内心之中的那一份挂念。

当我面对花溪河的时候,我深切地体悟到,我喜欢的,只是“花溪”这个美丽的名字,一个梦境一般的追逐与念想。不是眼前这条河,不是。

它,没有特殊的地方。没有。

它所拥有的柳树、卵石、游鱼,故乡村头的小河都拥有。它除了拥有一个美丽的名字——花溪河之外,什么也没有。

然而,它却也成不了故乡村头的小河。它成不了的东西太多,只是一条河,花溪河。而已。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