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4)

玄珠应了声“是”。

“但绿霓殿上下奴才,知情不报,全部罚去永巷。”说完看向玉芬,“玉芬留在哀家身边奉茶。”

玉芬的眼中顿时出现了光芒,对我拜倒谢恩。我正色道:“今日之事,既有先帝的先例摆在这里,便也算不得哀家心狠。哀家一个妇道人家,不晓得政事,却也知道皇家血脉不容玷污的道理。在座各位想必也深谙其中缘由,无须哀家多言。若日后再有这种事传到哀家耳朵里,莫怪哀家不留情面!”

这话说得很是冠冕堂皇,众人纷纷离席下拜,说着“谨遵太皇太后教诲”。我眼睛扫了一眼堂下,吩咐了起身。又叹了口气:“夜深了,哀家也乏了。各位也都回去歇了吧。”

其余人哪敢再多说什么,都恭恭敬敬地再次对我行礼恭送。我手握着龙头拐杖走出去的时候,细小的雨丝被风扬起来,扑洒在我脸上。

风雨欲来,我心里哀哀地想。这就是皇家。

这就是我将要终老一生的地方。

那一晚,我几乎彻夜未眠。总觉得许氏哀号的声音就在我的耳边。以至于第二天早上眼圈都有些青了。

迷迷糊糊地擦着牙粉,玄珠四下觑了几眼,确认无人,压低了声音道:“许氏的事情办妥了。她醒来的时候见到是我,还破口大骂。我拣着要害说了,给了些银两,让她连夜赶路,天一亮就出城去。现下应该已经走远了。”

我点点头,“嗯”了一声。

话音未落,突然一个小侍女隔着门恭敬地道:“禀太皇太后,摄政王求见。正在后面花园候着。”

我心里“咯噔”一下,手上的动作也顿了顿,“咕咚”一口就把牙粉和着水给咽了下去。

摄政王皇祈的大名,我只听说过三次。

第一次是从我家教书先生的口中,第二次是从先帝的口中,第三次是从宣读遗诏的太监口中。

之所以如此重视这摄政王,是因先帝皇昭唯一一次跟我提起他,说的话是:“如若我这小弟弟有任何不轨之心,你不必多想,立即斩杀无妨。”

我曾经非常不明白为何皇昭明明就觉得皇祈图谋不轨,还硬要把他弄回帝都来当摄政王。当然这个原因我可能永远都无法知晓了。

这世上,捕风捉影的事情很多,每个人都有传说。

据说右相的女儿才华横溢貌如洛神,求亲的人多得踏破了门槛。

据说连将军的儿子又立了战功,年纪轻轻已军权在握。

据说皇祈……

不,没有据说。

皇祈是一个没有据说的人。

这个人向来神秘。他的身世牵连着一桩后宫秘辛,至今还是个谜。他的成长应伴随着杀伐决断,却从未流出风声。人们对他有诸多猜测,却从未被证实丝毫。没有人知道他做过什么事、拥有多少钱、手握什么势力、杀过什么人,甚至于他的容貌,都未能有人告诉我。

这一切都不该是谜。可是不知为何,它们被一直保留至今。

而我第一次与他正面相遇的时候,脑海中只想起我的教书先生,舒无欢曾经说过的话:

这世上总有一种人,生来就是为了蛊惑人的。

至于现在,我就得匆匆赶往这后花园,后背流着冷汗地准备接见这位鼎鼎大名的摄政王大人。

这是我第一次见到他。但我一生都会记得那一刹那。

那一日,我记得很清楚,是秋末。天有些凉,叶子枯黄飘落,像是应景阖宫的低气压。

玄珠扶着我往后院走,穿出九曲回廊,转过一个转角。花园中满园的人,我却一眼就看到了坐在亭中的他。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