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各好片儿(2)

它能卖那么恶贵,正说明有人极喜欢极感动极赞赏,并认定自己买下的是一份摄影史上的杰作。但同时,这也毫不妨碍俺就是既不喜欢也不感动还不赞赏。一句话,压根儿没感觉。俺跟他们观点不一样,而且完全可以、完全没必要一样。

这是不是就说明俺的艺术修养没有“他们”那么高,没有领悟到这杰作的伟大精妙之处?也许是的,你要说“肯定是”也成,好吧。但是,在俺还没有那么高的修养、俺还只是今天的俺的情况下,对不起,它对于俺来说就只是一幅没啥感觉的风景照。

当然现在俺已经知道它贵成那样了,那俺也可以着个脸愣充地跟人说,哇,这照片牛啊,牛在A,牛在B,牛在CDEFG......但俺内心里会明白,这就是自己在装呢,这就是俺心虚得很,虚到生怕别人认为俺没水准、没文化、不懂艺术,只好口不对心;同时又贪得很,想贪到一点儿其实自己配不上的、骗来的尊敬。说白了,就是虚荣,就是撑面子、找瑟。

说到这里,俺要还债了。还记得在前文当中,俺有过几次阴阴的冷笑吗?这就说那几个“嘿嘿”的笑点。嗯,冷笑么,笑点也有点冷。

在俺接触过的众多摄影爱好者当中,这样装着的人,为数不少。有太多的人就没想过要有自己的独立判断。他们只是跟随并维护着主流说法,或是追随着作者或作品的社会地位,好保证自己也在主流当中而已。他们在意的是自己表达的观点与主流观点或者权威观点的一致性,他们担心不如此就要丢面子,而丢面子正是要命的打击。

恰恰是他们最渴求“标准”。他们期待通过评判来显示自己的“水准”,因而他们特别希望有简单好用的“客观”、“标准化”的衡量尺度,由此保证自己的评价总是“正确”、“专业”地跟主流或者权威的评价一致—而不是必须做出自己的个性化评判,那样风险大大的。同理,他们也是最渴望所有意见都能得到统一的人,因为在不统一的意见之间,他们会无从选择。

他们既不懂摄影,也不想懂,根由是他们不怎么审视自己的感受—他们只重视别人怎么看待他们。他们不为自己活着,只为别人的看法活着。为自己争取更多的认可和赞许,就是他们的生活核心意义(这是不是咱们儒家文化的精髓?)。摄影只是他们用以谋求更多社会认同的一个道具。因此研究摄影这个道具本身当然很次要,研究舆论才是他们要重视的事情。

俺个人认为,如果每个人都足够坦诚地面对并表达自己的感受的话,固然还会有广受欢迎的杰作,不过要达到举国欢喜的程度恐怕很难(兴许金三胖开始玩摄影了会不一样,直接就不准你不喜欢)。但是,这毫不妨碍你可以独自认定某个自己心目中的杰作,也毫不妨碍你不喜欢某个公共杰作—不要因为喜欢它的人多了,就觉得自己也应该喜欢,于是决定也去喜欢一下。

骗自己不是好习惯,会很累的,会把自己骗麻木的。

——再拽回来一步。公共杰作,也仍然不是基于某种“公允”标准衡量出来的。它来自足够多的观众们的足够强烈的反响。

它本身当然应该是足以打动观众的。然而,要能被足够多的观众看到—这个事儿就复杂了......嘿嘿,俺在这儿继续冷笑一个,并将继续在后文中把这一声冷笑找补回来。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