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死因性质非常明确。本来公安局按照司法鉴定的意见完全可以结案,可死者家属偏偏咬着那个黑色印迹不放。当然,死者家属要是起诉,法院也不会接受,因为这个印迹不能说明是借宿给死者的那个朋友或是其他凶手进入浴室用其他方式谋害了死者,除非死者家属能找出新的证据。”
“所以,案件就一直搁在那儿吗?”
“是的。”
“你们下一步打算怎么处理?”
古树青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道:“12月22日下午1点,我们公安局有一场名为‘物证科学与刑事侦查’的专题讲座,不知你是否有兴趣来旁听?”
“免了吧,我一听那些专家纸上谈兵就犯困。”
“这次可不一样,我们局从美国专门请来了一位物证鉴识大师。”
“那又能怎样?”
“你听说过美国侦探大师乔治·威尔斯先生这个人吗?”
关于乔治·威尔斯,有很多他的精彩破案范例在林栗脑海里深藏着,比如,以“微物证据”侦破没有尸体的“碎木机杀妻案”;用两块白色手帕使美国前总统肯尼迪的外甥威廉·肯尼迪摆脱牢狱之灾;在有着“世纪大审判”之称的“辛普森杀害前妻及男友”的案件中,找出证据的薄弱之处使陪审团对其做出无罪的宣判。
“可是,他的破案故事我反反复复看了很多遍,光听讲座不带劲。”
“你不是很关心那具尸体上的黑色印迹吗?我们公安局想借此机会请威尔斯先生为这个案子指点迷津。”
“如果允许的话,”林栗不以为意地说道,“我乐意去碰碰运气。”
“这是一次公开的办案。虽然你不是我们公安系统的法医,不过,我会说服领导,把你列为我们局邀请的旁听嘉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