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圣迹文化与整个巴松错各种神灵的传说互为一体,例如在扎西岛上还可以看到格萨尔王战马留下的蹄印、挥剑于石头上留下的剑痕、桃抱松、以前的水葬台、树叶上有自然形成的藏文字母的“字母树”、莲花生大师洗脸的神泉……和西藏很多地方一样,这里的湖、河、泉、瀑、山、峰、洞、岩、树、石,仍保留了相当多让人敬畏和膜拜的“神力”,这些力量促成了巴松错区域的祖先传说、神话故事、个人家庭或是村庄的气运以及劫数等等繁复的宗教解释系统。
此外,在巴松错广泛流传的一个传说是,巴松错是由龙女躺在大地上变来的,但在错高村有另外一个版本:传说有一条金鱼,头在湖头,尾在湖尾的位置,后来形成了湖,所以巴松错的形状看起来像是一条金鱼。
他们还说村庄背后的绕湖的山峦,非常像一头卧倒在地的大象,错高与结巴村,分别处于象头和象尾的位置。这个有趣的说法使得我们时常在黄昏时跑到很远的河对岸,去观察象头、象尾与象身的位置所在。
在错高后村,只需把拦在路上的木板围栏拆开,跨过一片青稞地,沿小溪上坡进入山沟便是通往燃烧的火焰和钟错的道路。这条路满是放牧的痕迹,我们入村数天后,村民们便是从这里赶着牦牛,沿着这条道向深山里转场。
在老人的讲述中,错高村还与其身后的钟错深有关联。钟错是一个非常适合徒步前往的美丽湖泊,正在“燃烧的火焰”雪山之下。老人们讲,“钟”是以前错高村的名字,“错”就是指现在所说的钟错。以前错高村有一百户人家,全称为“错高甲钟”,在藏语中,“甲”是指一百的意思,“钟”是野牛的意思。后来发生水灾,把村庄冲走了,错高村就不足一百户人家了,只能称为“错高”了。
可即便经历过洪水,错高村的老人依然认定这里是一个风水宝地,她们喜欢说:“我们巴松错错高村的姑娘最不怕嫁不出去,外面的小伙子都来抢。”
在错高的日子,我整日痴迷于这里湖泊、雪山、村落与人居生活的关系,错高村的整体,包括它的精神空间,与周边的湖和山是一体的,相互之间拥有精神沟通。在此做人文调查的老师们说,错高村是巴松错村落中整体布局和原始样貌保存得最好的村庄,是工布藏族生活样貌的“活化石”。而我和一同参与人文调查的志愿者朋友们则认为,这个村庄清新朴素的气质甚至影响到了村民的面容长相,这里不论帅气的男人还是漂亮的女人,都有一种自然恬静的感觉。特别是巴拉那16岁的侄女阿青,我们一致评出,她是村里最让人心动的姑娘。
因地制宜木石结构的院墙,堆放的薪柴,既可堆放草料又能圈养牲口的院落,在院墙间婉转逶迤的曲折小巷,散落全村的玛尼拉康、玛尼石堆和经幡柱……民居、宗教场所与周边的雪山、圣湖,以及村民们世代口口相传的古老神话,构筑了他们充实的精神世界,而肥美的牧场和湿地又为他们提供了足以依赖的生存空间。一汪碧湖和她的闺密之村,就这样安然镶嵌在藏东的雪山之间,平静、安详地寄许着对生活的热爱及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