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伦敦开车

伦敦市内百年以上的古老大楼很多,被列为保护对象,路面汽车增加,自然不能盖天桥,交通挤塞,一直没有对策。交通部决定在一九九六年开始征收“入城费”,每辆汽车开进市内收取两镑。此议令伦敦人哗然,认为政府有趁塞车打劫之嫌,形同强盗翦径。

在伦敦开车寸步难行,原因是伦敦不同于欧洲其他都会,通衢大道很少。著名的牛津街,大概只有轩尼诗道一半宽阔,且交通灯太多,五步一绿,十步一红,教人英雄气短。

马路上交通灯的桎梏处处,有时令人联想到英国人重法治、规行矩步的精神,不似欧洲大陆。法国巴黎的凯旋门交通之凌乱,欧洲闻名。凯旋门是一个巨型的回旋处,车流不绝,各路英雄目光如炬,不放过一寸空隙,没有交通灯,汽车反而无为而治。有几次在凯旋门过马路,汽车贴腹擦背而过,但法国司机的技术到家,只是跟你玩玩打“擦边球”,不会酿成不愉快的后果。

伦敦的大理石拱门(Marble Arch),在海德公园之侧,交通却比凯旋门“文明”得多,完全是仿效凯旋门的建筑,是拜那几盏交通灯所赐,但行车节奏机械单调,服从闪红烁绿的权威,失去了拉丁民族都市的那份想象力与刺激。

有一位最近去过港台地区的英国朋友说,港台一些暴发的中产阶层嗜车如狂,开车如同与汽车做爱,对汽车引擎百般蹂躏;英国人开车如同汽车谈情,与汽车引擎建立的对话只限于喁喁细语,诚为妙喻。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