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亲还是娘家人(7)

三年来,他共组织实施了576个项目,援助资金为39.9亿元,75%以上的援疆资金用于了民生项目建设。其中,共投入援疆资金17.84亿元,完成富民安居建设93078户、兴牧定居8274户、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性住房2131户。在每个县都开展了2—3个整村推进的示范项目。

在“两居工程”建设上,于青山带领援疆干部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探索出了“四个结合”的工作思路,即“富民安居整村推进一户不漏和扶贫帮困结合起来,统筹规划配套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农牧民住房条件的改善和拓宽增收致富渠道结合起来,村庄硬件设施基础条件的改善和村级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结合起来”。

3年来江苏省投入援疆资金15.04亿元,建成了一批亮丽、科学实用的学校、医院等项目,基本上做到了一县(市)建成了一所高等级中学和一所综合性医院。这些援建项目,对改善各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极大地改善了受援地教学条件和就医环境,促进了受援地社会事业发展。

在巩固党的政权基础工作中,于青山提出并实现了基层阵地建设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的目标。援建的219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66个社区办公用房和服务设施等相继投入使用,并加强了社区信息化建设。他始终把扶持受援地传统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加强受援地造血功能作为援疆工作的重点。3年来投入援疆资金9603万元,扶持受援地特色产业项目29个,推进受援地特色产业与江苏优势产业合作,增强带动效应和示范效应,做大做强受援地特色产业。

于青山始终把落实“百企千亿”产业援疆活动作为援疆工作的重要抓手,三年来,共举办产业合作对接会、推介会30余次,组织20多批300余家江苏省企业来伊考察、洽谈,已有69个项目落地建设,总投资717.89亿,到位资金116.5亿元。他始终高度重视受援地干部人才工作,将其摆上突出位置,投入援疆资金3.28亿元,占总援疆资金的8.3%,开展了349个干部人才培养交流项目。3年来,帮助受援地培训各类干部人才16.5万人次,完成了2665名县、乡、村3级干部培训任务。如期将3358名未就业大学生安排到江苏42所高校进行岗前培训和社会见习。

援疆伊始,他就创造性地提出组织开展连心牵手、名家引智、杏林春风、青蓝帮带、暖心希望、绿色生态等“六大行动”,全方位、多层次、广角度地拓展了援疆工作领域,创造援疆工作新模式。“连心牵手行动”促成了江苏省12所高等院校与伊犁州7所大中专院校建立友好关系。苏伊两地结成601对友好乡镇、友好单位,开展两地互访交流2324批23373人次,把对口援助由江苏省、市两级延伸到县、乡(镇)、街道、村和社区,开创了“大援疆”下的“小援疆”模式。“名家引智行动”有105938人次参加各类讲座、短期培训。“暖心希望行动”累计捐赠物资和资金达13181万元。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