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端午节的分别
在中国,端午节仍是一个十分盛行的节日,也是国家法定假期。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因而,当江陵端午祭于2005年11月25日获联合国教科文组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后,中国大为“震怒”,认为韩国人盗用了中国的传统文化,骗取“世界文化遗产”的称号。当时,这种民族情绪在中国不断发酵,产生了一股极高涨的“反韩潮”。
不少学术讨论会上,就中韩“端午节申遗争议”也算有明确的定论。首先,两地学者都认同江陵端午祭的庆典及内涵与中国端午节是不同的。韩国江陵端午祭不吃粽子、不划龙舟,除了时间上相近外,两个节日几乎是两回事。此外,中国端午节起源于纪念诗人屈原,而江陵端午祭则由来于祭拜新罗金庾信将军、新罗末期高僧泛日国师、化身大关岭山神的郑家女。
另外,学者们也认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可的并不是“端午节”的本质与源头。江陵市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时,也表明江陵端午祭是大约1 500年前由中国传入的,申请的只是在江陵市展开的一系列“传统区域风俗”而已,而不是“端午节”本身。
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中国湖北省庆祝端午节的习俗也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于2009年获得认可。然而,中韩就文化习俗的争议,却未因此事而告一段落。
“韩国起源论”的争夺
中韩两国仍然不断就其他文化习俗、传统文化与领土的“拥有权”你争我夺。例如韩国历史教科书中提到山东省古时为韩国国土、曾有韩国学者宣称孔子祖先起源于朝鲜半岛、韩剧《大长今》中说针灸是韩国人的发明、有韩国网站宣称汉字为北方阿尔泰语系的韩国人所创、韩国乃是豆浆发源地以及宣称白头山(中国称长白山)是韩国领土等。令不少中国网民大为愤怒。
以上所提及的争议,都与“韩国起源论”有一定关系。这种说法是指某些韩国学者,基于民族优越主义,认为朝鲜半岛是其他国家文化的发源地。这套观念,的确在韩国人忍受亡国之痛时,大受学术界与社会的欢迎。他们曾经把很多文明成就都归结为“起源于韩国”,目的是强化救亡图存的民族意识,然而,并非所有韩国人都赞同这一观念。
况且,经不少考证,那些在网上流传的“孔子是韩国人”、“韩国人发明汉字”与“孙中山拥有韩国血统”的言论,都是网民虚构的。当然,有关两国间的领土与历史诠释,如“高句丽古国属中原王朝,还是朝鲜民族?”与“白头山与长白山”的讨论,是较复杂的民族与历史课题,有互相尊重的学术讨论空间。
所以,中国端午节与江陵端午祭的共存经验告诉我们,相互尊重各自文化习俗,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护世界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