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不尽的雨巷——访戴望舒故居(1)

文/龚思

戴望舒(1905.3.5—1950.2.28),原名戴朝寀,又名梦鸥,笔名戴望舒、艾昂甫、江恩等。浙江杭县(今杭州市余杭区)人。现代诗人,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曾赴法国留学,受法国象征派诗人影响。1929年4月,出版了第一本诗集《我的记忆》,这本诗集也是早期象征主义诗歌代表作。其中最为著名的诗篇就是《雨巷》,叶圣陶盛赞其“替新诗开创了一个新纪元”,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他也因此被誉为“雨巷诗人”。

1905年3月5日,杭州大塔儿巷11号。“雨巷诗人”戴望舒诞生在这栋粉墙黛瓦、泥壁木窗的中式里弄楼房里。这时的大塔儿巷是杭州中河边的一条静幽小巷,东接皮式巷,地铺清一色的青石板。

1905年的中国和世界都在经历着一场场变动。然而对尚在襁褓中的戴望舒来说,生活是幸福的。他的家庭是小康之家,父亲戴立诚和母亲卓佩芝出身书香门第。特别是母亲,虽然读书不多,但是性格温柔,会打谜语,说歇后语,讲故事。他生长在“上有天堂”的杭州。而作为两朝国都的杭州,是兼备着阳刚与阴柔之美的,在文学创作上也是几乎囊括了所有类型的文学形式。母亲富有浙江乡土文化的启蒙教育,和杭州这片有着深厚古典文化底蕴的土地的熏陶,使得戴望舒在幼年时就与古典文学结下了不解的缘分。

西子湖畔自然天成的江南气息使诗人的身上带上了天生的一抹淡淡的女性的羞赧与忧郁气质,而童年时代的一次不幸更是加重了这种忧郁。戴望舒小时候不小心染上了天花,病愈后脸上留下了瘢痕。实际上,如果不特别仔细看,是看不出诗人脸上的瘢痕的。但是,这多余的“装饰物”给童年戴望舒的心理蒙上了一层阴影,这层阴影日后也就转化成了诗人敏感而自卑内心的根源。

1913年,戴望舒进入鹾务小学。这所小学是当时杭州城里教学质量最高的小学之一。尽管与戴望舒的家相隔了几条胡同,戴立诚还是决定将戴望舒送往这所小学学习。鹾务小学的校长是个思想保守的老夫子,教学内容有古文、诗词、书法、太极拳等科目。他要求在教学中讲究落实,一板一式,要求严格。14岁那年,戴望舒考入了杭州宗文中学。这是一所私立男子中学,校风保守。小学与中学,戴望舒在保守的古典主义的氛围中度过,这为他日后在诗歌创作中对中国古典诗词进行成功的创造性转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