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天降美食 2

以色列人的天赐美味还没有结束。第二天早上,当他们打开营帐之门时,看见营地周围遍布着一种犹如白霜的晶莹小圆物。以色列人彼此询问:这是什么?这句询问的话,就成为了这种东西的名字——吗哪。吗哪味道甜美,感觉像小点心或者薄饼之类的东西。从此,以色列人每天都可以在早上收获吗哪,直到他们进入迦南,吗哪才不再出现。

这些事情听起来神乎其神,其实,只要我们认真观察就会发现:直到今天,这些吗哪和鹌鹑群,我们还能看到呢。

鹌鹑是一种季候性迁飞的鸟类。每年冬天,地中海一带的鹌鹑都飞到非洲和阿拉伯地区避寒;等到了春天,又飞回北方。鹌鹑是雉科中迁徙能力相对较弱的一种,翼羽短,不能高飞、久飞,往往昼伏夜出,喜夜间迁徙群飞。地中海地区越冬迁飞的鹌鹑中,有一部分需要跨越西奈沙漠。此时的鹌鹑经过长途飞行,极其疲劳,落地之后很容易被捕捉,因此才有了上面所说的大批鹌鹑降落到以色列人营地的事情。据说直到现在西奈和巴勒斯坦的沙漠中,还有一些捕鸟人,在鹌鹑迁徙的时候,张网待捕,每次总能收获数万只鹌鹑。一些行走旷野的以色列人也会捉到飞临营地的大批鹌鹑,以此作为长期的营养补充。

另一个神奇之物就是吗哪,现在的西奈半岛还有这类食物。据说是一种甲虫分泌的糖类白色小颗粒,有点类似蜂蜜。这类甲虫吸食植物的树汁,经过体内的复杂代谢过程,酿造成这种味道香甜的白色小圆颗粒。

以色列人从汛的旷野继续前进,终于到达了一个叫做利非订的地方。这个地方现在还在,处于西奈半岛南端,而今已是一座城市,叫做拉法伊德。虽然如今这是一座不出名的小城,可是当年摩西他们走来的时候,这里却曾经发生了一件令以色列人世代不忘的事情。

到达利非订,以色列人又没有水了。在沙漠中行走,断水是常事。西奈半岛地下水资源并不贫乏,以色列人完全可以通过打井等方式来补给水源。可是,一种不劳而获的试探心理在他们心中滋长:既然有神迹,还要做工干什么?

他们又跑到摩西那里去吵闹,希望摩西给他们变点水出来。吵闹有时候具有传染性,一群人的激烈行径往往会将整个群体带入癫狂。对于任何一种信仰体系来说,对神迹实验性的试探而不是渴求,实际上都是对神灵的侮辱。

摩西不是傻瓜,他能够看出百姓渴望的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但是面对情绪激动的百姓,他又能怎么办呢?摩西先是放弃了埃及宫廷的尊贵地位,后来又放弃了含饴弄子的平静生活。他穿越沙漠去解救自己的同胞,冒着生命危险一步步与残暴的法老周旋,终于把自己的同胞领出了埃及,获得了自由!可如今,这一路上同胞们的表现实在令人失望:自私、短视、贪婪,如今又来试探。

摩西把以色列人各支派的长老集合起来,请他们观看自己可以展示的神迹。他曾经那么希望通过自己的能力领导人民获得解放,也对自己的同胞百姓寄予那么大的希望,而如今,他再一次失望了。如果不是上帝的命令,摩西简直不知道这些同胞们还有什么拯救的意义。

当着众人,摩西痛苦而艰难地举起手中的杖,向石头叩击。泉水从磐石之中流出,以色列人因神迹而痴狂、欢呼……但是摩西的心却在流血,这是摩西第一次因为神迹而痛苦。

当滔滔的红海之波在人们面前分开,当旷野中飞来铺天盖地的鹌鹑,人啊,莫非你的好奇心还是没有满足?难道上帝对你的关爱与格外的怜悯反而成了你试探和懒惰的依靠?

摩西觉得自己简直就像是一个变魔术的艺人、玩杂耍的小丑。这次的神迹展现被摩西引以为耻辱,因此他给这个地方取名叫“玛撒”,就是“试探”的意思,又叫做“米利巴”,就是“吵闹”的意思。

下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