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旷野逃犯 2

其实,摩西恐怕没有弄明白:在埃及人的眼睛里,他不过是一个不用服苦役的下等人,生长在宫廷里的奴隶!在埃及人看来,摩西虽然高车驷马、锦袍冠带,但他依然是一个贱民!当着他的面殴打以色列人如何?如果需要,他们甚至会毫不留情地殴打摩西本人!一个民族一旦失去生存的依托,他们在压迫面前是无可奈何的。

成长于埃及宫廷的摩西,是一个饱学的知识分子,同时也是一个性格正直而单纯的人。这类人做事情往往会比较书生意气,有时候还会因为偏激而闯下大祸。摩西愤怒了!他要为自己的同胞讨个说法。摩西成长在一个尚武的宫廷里,武功的学习和操练是必修课程。强壮而武艺高强的摩西不费什么力气就把那个埃及人打倒,而且,很不幸,那个埃及监工被摩西打死了。

匆匆掩埋了埃及人,摩西打道回府。因为他的出手,同胞的生命得救了,他感到很幸福。而那个被打死的监工,是罪有应得。虽然那个被殴打的以色列人是这场暴力行为的见证人,但摩西并不担心他会把事情捅出去,毕竟摩西出手是为了救这位同胞,他总不会恩将仇报状告摩西吧——摩西的心里面虽有一丝不踏实,但他对被救助者将会向自己感恩戴德还是充满了信心的。

大凡位高权重的恩赐者,往往会特别强化自己对他人的恩惠而弱化他人对自己的不满。至于其他一些人,给你一点点好处之后,从此絮絮叨叨让你时刻纪念的,就更不足道了。

摩西是一个有正义感的人,但是他忘记了,即使他帮助一个本民族的同胞杀死了迫害自己的埃及人,一样得不到别人心目中的崇高尊重。尊严与权威不是依靠暴力和流血就能换来的。拉美西斯法老没有得到,以后的希特勒没有得到,现在的摩西也没有得到。

摩西的美好幻想很快被无情的现实打得粉碎。

第二天,摩西再次去以色列人的地方巡视,又一次看到昨天被打的那个以色列同胞。不过,这次这位同胞没有被打而是在殴打别人。正直的摩西上前教训那个以色列人,让他不要伤害自己的同胞。即使是普通路人,这样的话也是无可厚非的,况且摩西于那人有恩,他更有资格和义务这样说。然而,那个以色列人却并不领情:“谁立你做我们的首领和审判官了?难道你要杀死我就像昨天你杀死那个埃及人一样么?”

这句话对摩西来说无异于五雷轰顶。自己冒着如此大的风险解救了同胞,换来的居然是这样的报答?人啊,人的存心怎么会这样?!摩西似乎忘记了一个现实:在埃及人眼睛里,他是以色列人;在以色列人眼里,他是埃及人。以色列人对埃及人的仇恨一样波及到摩西身上。在以色列人眼睛里,摩西杀死埃及人,基本属于他们埃及人之间的内讧,充其量是“以奸”和埃及人之间的内讧。而在埃及人眼睛里,如果摩西打死一个埃及监工,那么就相当于一个奴隶头目的造反——不管摩西曾经离法老如何近,这也是绝对不允许的。庞大帝国的秩序,不会因为一个从小豢养在法老家中的奴隶而更改,即使这个奴隶从小锦衣玉食,即使这个奴隶看上去那么像一个埃及的王子。

在40年的宫廷生活中,摩西曾经坚定地认为:无论埃及人还是希伯来人,都是自己的朋友,尤其是法老家族,更是自己坚强的支持者。因此,摩西完全有信心担当起埃及人与以色列人交往融合的桥梁。然而,眼前同胞的话语,却如同一瓢冷水,令他满脑子的火热激情顿时熄灭——看来,在以色列人眼中,摩西不过是个埃及人的鹰犬、迫害同胞的帮凶、以色列人的耻辱!

更加糟糕的情况还在后头。摩西杀死监工的事情被法老知道了。在这个王权至上的国家中,如果一个王子杀死一个埃及平民,可以通过处罚、罚款等等加以赔偿,可那有一个前提——当事人是真正的埃及王子。摩西虽然可以享受王子的待遇,穿着王子的衣服,但在法老的眼中,他始终只是一个捡来的奴隶弃婴,是一只恭顺地任凭帝国驱驰的走狗。他可以参与伤害以色列人,但法老绝对不允许他伤害埃及人一丝一毫——对于狗来说,即使最下贱的人也是人,而狗一旦伤了人是绝对不会有好下场的。鉴于以上原因,法老决定杀死摩西。听到风声的摩西不得不逃离埃及,离开养育他40年的宫廷,也离开令他伤心的同胞。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