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悦他人,快乐自己 1

“如果你能按照我的方法来做,十四天内,你的病就会痊愈。这种方法就是,每天想一想该如何才能取悦他人。”

安德尔医生要求我们每天做一件好事,可是什么样的事才能称为好事呢?为什么每天做一件善事就能给人带来如此巨大的影响呢?因为当人们试着使别人高兴时,会使自身具有一种忘我精神,沉浸在自我幻觉之中。

心理治疗专家阿弗瑞德安德尔曾对患有精神抑郁症的病人说:“如果你能按照我的方法来做,十四天内,你的病就会痊愈。这种方法就是,每天想一想该如何才能取悦他人。”这个说法有点让人匪夷所思,所以我在这里做一下进一步的阐释。下面就引用安德尔博士那本著名的作品《生命对你应该有什么意义》中的部分内容:

“抑郁症患者常常在心中积累着一股怒火,对他人有一种根深蒂固的反感情绪。尽管这些都源于想要得到照顾、同情和帮助,但却往往因为自己的内疚感而变得抑郁不乐。抑郁症患者早期的记忆通常是这样的:‘我记得自己想躺在沙发上,但是哥哥却已经躺在那里了,于是我大声哭叫,使他不得不走开。’

“抑郁症患者通常用自杀来报复自己,医生的治疗第一步往往就是要避免让他们有任何自杀的理由。我要解除他们紧张情绪的办法,也是这种治疗方式中的第一项准则,就是建议他们‘绝不要做任何自己不喜欢做的事’。这话说起来简单,却直抵抑郁症的根结处。如果一个患者能做所有自己想做的事,那他就没有抱怨的理由了,也不会产生报复自己的念头。‘如果想去看电影,想去度假,就放下一切轻装上路。如果在半路中你又不想去了,也不必觉得不好意思,干脆直接回家。’人们所渴望的理想生活不就是这样的吗?行随所想,快活逍遥得像神仙一样。

“但是,也有一些抑郁症患者,情况却并非如此。这一类人喜欢控制别人,或总想责怪别人。对待这种人,我们只能选择顺从他,让他找不到责怪的理由。这种做法可以让他从紧张的情绪中解脱出来。因此,在我的病人中还没有出现自杀的人。

“我经常听我的病人说:‘我没有什么特别渴望的事情。’如果是这样,办法也很简单,那就不要去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还有人会说:‘我就想一整天躺在床上。’对待这样的病人,如果我说那很好,他也许就放弃了那样的做法。但如果我表示反对,他一定会与我吵一架。所以,我一般都会表示同意。

“上面所说的只是一种方法。还有一种方法,就是直接推翻他们的生活方式,让他们想想能怎样去取悦别人。这对他们意味着什么?在他们满心在想‘我怎么做才能引起别人的关注’的时候,听到这样的话会有什么反应?事实上,他们的回答 都很有趣,有人会说他一生都在做取悦别人的事,这对他来说并非什么难事。但实际上,他们从未做过这样的事。如果我让他们再仔细想想,他们一定会一点也无所谓。

“我对病人们说:‘如果你今天晚上睡不着,那你就花点时间想想,怎么才能让别人高兴起来,这可以帮助你改善你的健康。’第二天,我会问问他们,有没有接受我的建议。他们会说:‘昨天我一挨床就睡着了。’值得注意的是,他们在说这话时会很诚恳,很友好。当然,也会有人回答说:‘我永远无法做到这一点,我心中充满了忧虑。’这个时候我会对他们说:‘你可以继续担忧。不过,有时候也未尝不可以想想别人。’我希望他们多少能对他人产生一点儿兴趣。

“有许多人问我说:‘为什么要让别人高兴呢?别人从来没有让我高兴过。’却很少听到有病人说:‘我曾考虑过你的建议。’我就告诉这些人:‘这是为了你自己的健康着想,那些人以后一定会受苦的。’抑郁症病人往往缺乏合作精神,只能努力增加他们对这个社会的兴趣。我相信,如果他们能与其他人相处得很融洽,那么他的病就会痊愈。对生活了无兴趣的人,往往会遇到更多的困难,给别人带来更多的伤害。”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