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2):屠夫?厨师?医生?

还得更仔细地看看。

我把残肢的几个手指头掰开,仔细端详着手掌。如果说一个人活着的时候,眼睛最容易泄漏主人的秘密,那么一个人死了,则是手最容易泄漏主人的秘密,尤其是右手。体力劳动者的茧子在手掌最靠近手指的地方;脑力劳动者的茧子跑到了食指和中指中间,经常握笔的人中指末节会偏向小指;玩弦乐的人老茧则跑到了指尖——那是琴弦给磨的;经常开车的人比如职业司机通常是右手的茧子明显厚于左手(经常需要换挡的缘故),由于操纵头面积较小的缘故,通常只有右手的两三个手指以及掌心对应处有茧子。

运气好的话木匠手上有木刺,工人手上有油污。

我一点也看不出这个人是干嘛的。

难道她(他)既不用干体力活也不用挥笔杆子?羡慕。再不然她(他)是一左撇子?我不知道。

残肢又被我掉了个儿,断端被我拿到了面前。

断端很整齐。不,是太整齐了。但这种整齐又和工伤事故中遇到的不一样,我也曾经见过铡纸刀把工人整条胳膊切下来血淋淋的场面,但那样的一刀会连骨头都整整齐齐斩断的,而这个却不是:肱骨(上臂的骨头)最上面圆圆的关节头没受到任何损伤。

屠夫、厨师和医生。我的脑海里马上浮现出教科书里的内容。这三种职业的凶手之所以会在分尸的时候显示出很高的技巧,是因为他们把职业习惯带进了犯罪行为。屠夫的刀最重,他们往往有用力砍的习惯;厨师的刀轻一点,他们往往有用刀来回切的习惯;外科医生的刀最轻,他们的用刀习惯也很特别:手术要求他们无论用多少刀完成一个长切口,看上去都像是一刀切出来的一样。

而这个断端切口的情况更像是第三种。就算凶手的职业我猜得不那么准确,但是有一点肯定不会错:作案的时候他很冷静,可怕的冷静。他在分尸之后甚至还把这只胳膊好好地洗了洗,因此胳膊上基本没什么血迹。

拿出放大镜,我注意到断端的肌肉和血管保持着轻微收缩的状态。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况:每当我们不小心被切了一刀之后,应该是一条直线的创口都会变成一张张开的“小嘴巴”,那其实就是肌肉收缩的缘故,这对我们是有好处的。因为血管的收缩可以减少出血。

可人一旦死亡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伤口是否喋开,是我们判断损伤到底是生前形成还是死后形成的依据之一。被害者的伤口有喋开现象,似乎说明其胳膊是在生前被切下的。但这不太符合逻辑。除非是被全身麻醉,否则被活生生地切下端口这么整齐的一只胳膊是不可能的,就是一只兔子也会反抗挣扎。我宁可相信这是“超生现象”造成的。所谓超生现象其实也很简单,鱼下了锅还会动弹两下,人其实也差不多,刚死亡人体的肌肉遇刺激后也会收缩,而这种收缩往往会由于死亡而复位不良。这说明被害者在很短时间内就被分尸了。换句话说杀人和分尸极可能是在同一现场,至少相隔不远。

现在还有很多情况我说不准,比如说死亡时间。本来尸斑可以大致判断死亡时间,因为循环停止后血液会慢慢在低下部位沉积、浸润,现在尸体被分成碎块,血早放空了,尸斑也就淡得几乎看不出来。尸僵也是一样,对肢体的搬动很可能把已经形成的尸僵破坏。我只能根据新鲜程度和苍蝇卵的发育情况大致判断被害者的死亡时间在3天以上,2周不到。

我还得在显微镜下看看尸体有没有冰冻的痕迹。万一是放在冰箱里面才拿出来不久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