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仕途(3)

这些中篇小说不仅深得读者喜欢,也得到出版部门的高度重视,出版社开始约肖仁福撰写长篇。对于热爱写作的人来说,这可是再好不过的机会。肖仁福有些犯难,又心里痒痒,不愿轻言放弃。到底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有心就有办法。他于是做起办公室的甩手掌柜,有油水没油水的事都让副主任们去负责,有空就躲在小办公室里偷偷写长篇,只是一有动静便赶紧点击电脑任务栏里的显示桌面键,不让领导和同行们发现他在干私活。

正好有人爱管闲事,拿着肖仁福的小说推荐给市委领导,领导想起文联那个地方没人肯去,就给组织部门打招呼,考察肖仁福去任职。人人都知财政局是个好地方,很多人削尖脑袋想往里钻还钻不进去,已在里面干得好好的,谁还想往外跑?还是文联那种清水衙门,不是神经出故障,恐怕没人会看得上眼。可肖仁福正苦于没大块时间写作,觉得文联什么都没有,却有宽裕的时间,想都没想就拍拍屁股,去了那里,开始了他的系列长篇小说的创作。

回想自己的文学创作历程,肖仁福颇多感想。很多人说肖仁福大器晚成,而他却觉得自己器不大,晚成倒是实话。很多作家没到四十就已过气,肖仁福的创作黄金期却在四十岁以后。这有个好处,人生阅历多,生活积累厚,不容易被掏空。作家作品也许有定数管着,起步早,往往停步也早,后劲不足。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可不少成名早的作家,生活积淀不够,有效写作年限很短,三五年甚至一两年,便流水落花春去也。肖仁福十多岁开始写作,三十多岁出版中短篇小说集,还凭此得过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奖,四十岁后着手于写长篇,数年下来收获六个大部头,有效创作年限已不算短。已出版的三卷本超级长篇小说《仕途》,长达百余万字,正是生活对他的厚赠。肖仁福说,若退回去十几二十年,自己还是个毛头小子,历练不够,见识浅薄,学养欠缺,别说做这么个大动作,就是想都不敢这么想。

三、真实是小说的生命

肖仁福在创作的过程中悟出一个极易被人忽略的浅显道理:小说是写给人读的,你眼里没有读者,读者眼里就没有你。读者读你的作品,其实是在读他自己,读他所熟悉的人和事,你写的东西与他毫不相干,他恐怕很难提得起兴趣。想想还真是这么回事。除20世纪80年代初教过几年书,肖仁福一直生活在机关里,对机关的人事了然于心,加上人到中年,人情练达,世事洞明,以机关原生态为底色,用娴熟灵动的文笔,叙述现实人生,生活在现实世界里的读者,能不产生同感和共鸣吗?

肖仁福这种零距离的官场小说大受欢迎,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对机关生活的独特感悟。正如肖仁福在短篇小说《脸色》中所描述的:“机关也是社会形态之一,机关人也是人,没法超凡脱俗,炎炎凉凉,冷冷暖暖,是很正常的。社会上就流行一句批评机关工作作风的话,说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可见脸色是最让人敏感的。机关人的脸色不仅仅要给外人看,同时也要给内部人看;不仅仅要给同僚看,还要给下级和上司看。这就是机关里盛产二皮脸的缘故。比如做科长的,在科员面前脸上往往呈猪肝色,到了局长那里则换成了桃花色。比如做秘书的,在群众面前脸呈长方形,到了首长那里则成了圆形。人的脸可以变色,也可以变出不同的几何图形,也算是奇观了。所以机关里的人,如果他整天嬉着皮圆着脸,不用猜就知道他肯定人微言轻,还不怎么发达;如果整天青着脸,把脸拉得老长,那他即使不是高官厚禄,也已经一言九鼎,重权在握了。”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