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脉是需要成本的,正所谓“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郭德纲的相声《我要上春晚》中有个形象描述:作为北漂族,混迹多年好不容易赚到一笔5000元的广告演出费后,为了上春晚,全部被拿去疏通和导演组的关系。可钱都花光了,却还没轮到他和人家吃饭。
这个相声中的细节在现实中并不算夸张。可能很多人都知道株洲在湖南算是工业重市,我有一个亲戚就是在那里创业,且现如今发展得还不错。据他说自己头十年基本没什么钱,挣来的钱,都拿去结交朋友了,也就是最近几年才开始富裕起来。他所谓的结交朋友,除了和朋友们吃饭或者聚会,还有自己不到场,派手下人去埋个单之类的情形。这些花费的时间、金钱,就是成本。
当然也有一些人幻想“空手套白狼”,平时和朋友缺乏联系,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而自己有事时便厚着脸皮登门拜访,这是典型的“有事有人,无事无人”。这一类人为人自私,在圈子中评价也不会太好,自然人脉也较平淡。
第二点,是人情。什么是人情,估计没有人能下定义。但是中国人几乎天天泡在人情中。送礼、帮忙、借钱、救急、赏脸等,都是人情的范畴,其中的玄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大规模的关系网是中国社会特有的组织结构,关系网完全依靠有序的人情往来,抽掉人情这个纲,关系网分秒也无法维持。
中国人把“人情”放在“道理”的上面,因为道理是抽象的,理想的,而人情却是实实在在构建在生活中的人脉网络。易中天对于人情的阐述十分精辟:做人必须首先通人情。比方说,别人有喜,应该欣然于色;别人有悲,不能无动于衷;别人有难,必须拔刀相助;别人遇险,不能袖手旁观。否则,就是麻木不仁。这样你也会自绝于社会和群体,真的变得不是人了。
不管你愿不愿意承认,“人情法则”已经演绎成社会的法则。中国台湾大学著名心理学家黄光国认为:“‘人情法则’不仅是一种用来规范社会交易的准则,也是个体在稳定及结构性的社会环境中可以用来争取可用性资源的一种社会机制。”
中国人讲人情,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你投之以桃,我报之以李。真正的人情关系是必须交心的,当你怀抱真诚和他人交往时,别人必定也能感受你的诚意。
第三点,口碑。在中国人的社会关系中,常常会用不同的标准来对待和自己关系不同的人。圈子其实有自己的门槛,每个关系网聚集哪些人,大体上还是有其共同的志向、爱好、功利和习俗的,因而形成的关系网也就有着各自的标准。圈子里也是有“秩序”的,往往依据名位、能力、资历、声望、人缘等划分成核心层、紧密层、外围层,一层一层套下去,圈子套圈子。核心层通吃一切资源,紧密层左右逢源,外围层不过是看看热闹、帮帮闲忙而已。
圈子的好处无须赘言,每个人都渴望进入各种各样的圈子,但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圈子有时候像坚不可摧的城堡,并不对外开放。而这时候,要敲开城堡的大门,唯有一个武器——口碑。
可能很多人都听过这句话——“金杯银杯不如口碑”。经营好自己的公众形象有哪些好处呢?第一,良好的形象首先是一种无形资产,具有品牌价值;第二,良好的形象可以提升发生危机时的免疫力。当你赢得了周围的信任与尊重,即使发生危机,人们也相信你有能力渡过危机,从而给予一定的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