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人生不可无圈子(3)

我的一名读者小凡跟我畅谈过他在同事圈中的一些感受。小凡工作了八年,一直在同事圈中打拼。这是他现在活动最多的圈子,也是压力最大、人际关系最复杂的圈子。当初刚进公司,小凡除了自己负责的“一亩三分地”,其他知之甚少,他始终感觉自己只是这个圈子的边缘人物。有一次和部门主管打乒乓球,读书时曾拿过学校乒乓球比赛冠军的他,开始深得主管的喜爱。小凡有了更多的机会,工作业绩也明显提升。几年后,这位主管慢慢升任为公司老总,而他也做了部门主管,成了这个圈子里有点分量的角色。

小凡说,要融入圈子才能有机会,而有时候圈子也会让我举步维艰,正所谓“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小凡很推崇《圈子圈套》中的一句话:经常为自己设的局而自豪,曾经为自己走入别人设的局而懊恼。为什么对手已经很惨还要下手?因为要确保胜利;为什么明知是套还要去钻?因为要争取胜利。无论设局人还是钻套人都没有错,大家无非是做自己该做的事情而已。

在同事圈中生存,或许更像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如何在战争中生存下去且确保自己的胜利,往往是你在这个圈子中站稳脚跟的关键。

第四个圈子,是朋友圈。所谓朋友圈,其实可以算做一个四位一体的圈子,它可以是亲戚圈、同学圈、同事圈的集合体,也可以是一个总称,是关系最为密切的一群人的总称。亲戚是朋友,同学是朋友,同事也是朋友;上网是网友,打牌是牌友,钓鱼也会成为钓友。所以,朋友一词的内涵很丰富也很含糊,它甚至包括了所有的社会交往。

但,不同的人、不同的环境、不同的价值取向、不同的生活方式,会有不同性质的友情,会形成不同的朋友圈。总之,根据不同的目的,总能够在圈子中交到不同性质的朋友。先圣孔子就非常强调朋友圈子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作用。他在《论语》中写道,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人生路上,这三种朋友是我们应该结识的。

友直,指的是正直的朋友。在一个人春风得意时,他很难体会到这种朋友的好处。但当你虎落平阳时,这种朋友肯定会支持你,给你适当的建议。他不会在你事业有成时眼馋逢迎,也不会在你遭遇困窘时抛弃践踏,这样的正直之心,可以让你灰暗时获得重生的力量。

友谅,指的是诚实的朋友。这样的朋友可以教给你一个最简单的人生道理——做好自己的分内事,勿贪小利,勿忘本,才能堂堂正正地面对生活。

友多闻,指的是交际广泛的朋友。在古代,有了这样的朋友便如同有了一本百科全书,他的学识、经验和见闻,可以直接累积成你的经验和知识。而在现代这个资讯发达的社会,这样的朋友便意味着丰富的经验、庞大的人脉资源和强大的影响力。当然,如果朋友层次越高,影响力越大,你能得到的支持便越大。即便在不同的领域,不同的圈子,这个法则都是通用的。

四个圈子,相互融合,相互关联。圈子中有些人是我们人生中的贵人,有些人是我们前世的冤家。看看你的圈子,数数你的朋友,一个人的成败,尽在其中,从来没有例外。

心理归属感,圈子来搭建

在圈子中找寻归属感,其实就像补钙一样,每个人都不可或缺。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归属和爱的需要”是人重要的心理需要,只有满足了这一需要,人们才有可能“自我实现”。学会在圈子中寻找意义和温暖,可以让我们收获许多热闹和美好。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