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生存经(5)

别小看小人物,有些小鬼能通天,能量极大。康熙年间,礼王府上有个家奴,叫张凤阳,神通广大,礼王也奈他不何。当时有句顺口溜:“要做官,问索三。要讲情,问老明。任之暂与长,要问张凤阳。”索三即索额图,老明指明珠,这两位都是当红大学士,由此可见张凤阳的能耐。张凤阳其人很嚣张,对朝中大臣和主子礼王都不敬,礼王请康熙做主,康熙命令打杀。结果这边正行着刑,那边皇后的赦免懿旨就到了。

官场送礼,没品位的是送钱送酒送银子,有品位的则常常送文物、古字画。清末翁同龢做宰相,有个地方官来送礼,礼物是一本书:《钦定四库全书提要》。要说这本书本身并不珍贵,关键是书皮上还写了几个字:“宋版四库全书”。也就是说,这是宋代的古版,到今也有七八百年了,古董呀!翁同龢一看,把书还了回去,说:“《四库全书》是本朝乾隆爷时组织编修的,你从哪儿得到了一个宋朝的版本呢?这可是无价之宝,我不敢收。”送礼也得有文化啊!

宁可枉法,不可负老娘。汉景帝时,梁王刘武派刺客将大臣袁盎杀害。田叔负责调查此事,但他将所有的文件烧毁。汉景帝非常生气。田说:“如果有确凿的证据证明梁王刺杀了袁盎,不将他处死,是大汉的法令不能推行;可如果真杀了梁王,那太后肯定痛不欲生,到时陛下可就要背负不孝之名。因此臣只能这么做。”景帝以为然,重用田。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本来想立功,结果却自取灭亡,这样的事,历史上不少见。唐朝时,鱼保家在发明、制造器具上很有天赋,为了讨好武则天,鱼发明了一个超大型的保密柜献上。这个保密柜,功能类似于今天的邮箱,设在公共场合,四面有口,人人都可以往里投告密信。结果,后来有人往里投告密信,检举鱼保家谋反,武则天大怒,把鱼处死了。

唐德宗下令禁止在陵墓附近屠宰,汾阳王郭子仪家的仆人违反规定,被金吾卫将军裴谞上报。有人觉得没给郭子仪留面子,不应该。裴谞说:“郭公功盖华夏,德高望重。而皇上才刚刚即位,我连郭公的小错误都给他揭发,以显示郭公之不足畏,这难道不是为他好吗?”郭晓得后,甚是感谢。

宋仁宗时,丁谓专权,生怕其他人抢了他的风头,因而禁止大臣退朝后单独留下奏事。其中有个叫王曾的官员,平时谨守这项规则,丁谓对他很放心。一天,王对丁说:“丁大人,我没有儿子,想过继弟弟的儿子,您看我能不能把这事向皇上单独汇报一下?”丁一口答应。得到这个机会后,王向宋仁宗猛打小报告,对丁的恶行进行了全面揭发。第二天,圣旨下来了:丁谓被流放海南。

宋朝重文抑武,对武将常常怀警惕之心,无论在对外战争中吃了多少亏,也改不了这种心理。南宋抗金名将韩世忠退隐后,远离军界,天天骑着一头驴,携带一壶酒,领着一二童子,在西湖边饮酒自娱自乐,后又在新淦县购置田宅,专心过自己的土财主生活。宋高宗听后,非常高兴,颁赐匾额“旌忠”。

北宋时,宗泽任文登县令,接到同年中进士的友人黄荣来信,黄说自己被流放到某州,路经文登,感染风寒,无法继续前行,但押送的武官不肯通融,只好写信向宗求助。宗泽立即前往看望同年,并且请郎中看病,一直到病好。这期间,武官一句话也没说。原来,宗泽派人探知武官好酒色,就令手下每天轮流陪武官去营妓那喝酒。最后,武官自己倒乐不思“走”。

宋仁宗时,范仲淹写信劝西夏主赵元昊投诚朝廷,元昊拒绝,回信极其傲慢无礼。范仲淹一看,就将回信烧掉,没上报仁宗。朝中与范公有过节的大臣,趁机说大臣无外交,范可斩!范得知后,上奏说:“臣起初听说元昊有悔过之意,就写信劝诫他归顺,但没想到这小子这么狂妄傲慢。臣以为如果上交朝廷,朝廷看到这封信而不去讨伐,则羞辱在朝廷。所以,臣就当众将此烧毁,荣辱全在臣一人。”仁宗称是。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