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维娃·布瑞夫山姆·J.米勒
《后9·11时代的恐怖片》一书讨论了9·11之后兴起的恐怖片潮流。在《纽约客》的9·11专刊中,安东尼·雷恩认为,那一天的场景是“好莱坞电影所难以企及的”。以雷恩为首的评论家普遍认为,美国观众在经历了9·11恐怖袭击事件之后,又有谁还会想在大银幕上消费暴力影像呢?人们在亲眼目睹了9·11的情景之后,他们普遍的反应都是“这简直像电影一样”。这个创伤后的反应宣告了一种电影流派的行将灭亡:那种只能让观众想起他们努力想忘掉的灾难,或者在那场真实的灾难面前显得苍白无力的恐怖电影。但另一方面,有一些评论则认为,恐怖电影是再现9·11及其影响的最佳媒介。2001年10月23日,《纽约时报》的一篇文章认为,恐怖电影为了适应新的全球化语境会做出怎样的改变:“恐怖电影正严正以待,希望阐释这一话题……它是最全能的流派之一,是能够诠释所有新闻性话题的通用媒介。如今,正是恐怖电影开始解决一些严肃命题的时候,它将不仅仅只是一个标记大事件的电影,而且更会追溯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恐怖片传统,恐怖电影将会作为一个比喻出现。”确实,在过去的十年中,无论是知名影视公司还是影人工作室的独立制作,恐怖电影都经历了一个蓬勃的复兴之路。恐怖电影如今更是占据了票房市场的一席之地,它们吸引了众多一流的电影人才,获得了无数奖项的青睐。同时,它们也变得越来越黑暗,越来越惊悚,越来越带有天启意味。
《后9·11时代的恐怖片》一书讨论了过去十年中恐怖片所扮演的寓言角色。书中分析了这一潮流中的许多主题:电影所暗喻的具体事件,比如世贸中心的重建、伊拉克战争、巴格达中央监狱以及其他场所所发生的囚禁虐俘事件;性虐恐怖片的兴起;对经典恐怖电影的致敬以及传统怪物的重新使用(比如吸血鬼,B级电影中的怪物,以及僵尸等);同时还有利用电影技术来制造恐怖场景的新风尚。通过这些不同的角度,我们希望可以提供一种新的方式,让我们可以将恐怖电影阐释成为一种带有寓意的流派,一种“产生意义的机器”——借用朱迪思·哈伯斯塔姆用来描述哥特式怪物的术语——将具体转换成了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