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揭开全新的智慧之谜(1)

每位天才的作品中,我们都能看到被自己否定过的想法。它们重新出现在我们面前时,令人感到遥不可及的震撼。

——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

20世纪80年代中期,加拿大人科雷·李维特(Clay Leavitt)在日本做英语教师。当时他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很快被深深吸引住了。几乎是一夜之间,他教的中学生都穿褪色的“李维斯”(Levis)牌或者其他品牌的牛仔装。科雷回忆道:“突然之间,全世界的年轻人都在看音乐电视节目或者其他节目。他们关注着同样的时尚潮流,尤其是美国街头青年们的时尚。牛仔裤似乎很快成了风靡一时的‘美国货’时尚潮流。”

科雷动起了脑筋。“我和妻子都很好奇。我们向一些孩子打听了购买牛仔服的商店。去了他们所说的那些‘怀旧’商店。竟然惊讶地发现商店里高价出售‘李维斯’和其他品牌的牛仔裤和外套。”同样的牛仔裤和外套在美国廉价旧货店里比比皆是,仅售一两美元,而在日本的售价却相当于100美元或者更多!在收藏品市场里,有人甚至花费数千美元购买老款的旧牛仔裤和外套。科雷自己就有一件外套在当时能卖到10 000美元。

科雷离开日本刚去美国时,就下定了决心要开公司,向日本出口旧牛仔裤。他进一步做了市场调研,发现旧牛仔裤大有需求。不仅是在日本,在世界的其他地方都有市场。实际上,科雷很快发现甚至有买家对离谱的价格视而不见。看上去前途光明,但是开公司必须要投资,而且自己的长子很快要出生了,需要用钱。于是科雷联系了老朋友戴乐·任普,向这位大学室友要了份工作。

有一天工作时,科雷向戴乐和另一位同事约翰·帕宁顿提起了自己的疯狂创意。他询问两人是否有意帮忙收集旧牛仔裤作为副业,做服装出口专卖的生意。

“他们的反应和我的家人一样,”科雷说道,“这听起来太不可思议了!怎么会有人愿意按你的定价买旧牛仔裤?”科雷仔细地解释,但是戴乐和约翰都持怀疑态度。毕竟涉及资金的问题,需要认真考虑。

第二天早晨,约翰进办公室时带来了几条“李维斯”牌501型牛仔裤,想知道价值多少。科雷说:“我看了看,如果在英国卖能卖80至100美元,要是遇到日本买家的话,价格会更贵。”

约翰惊讶不已,因为那些牛仔裤全是在他家屋后的垃圾箱里找到的。我们也不知道这是否就是世上最奇妙的巧合,或者是上帝之手的眷顾,但从此就开始了愉快的合作,一直延续了十年。”

“那段日子令人激动。我们周末开车去博伊西(美国爱达荷州首府)、凤凰城、丹佛以及其他任何地方,买廉价旧货店里的旧牛仔服。然后满载而归返回盐湖城。周一早上还要按时赶去上班。”

最初他们的市场主要在德国、日本、法国、英国以及意大利,业务却很快扩展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国家,比如韩国、泰国及其他国家。他们在欧洲巡展,走遍欧亚,敲开了大大小小的商店的门。不知不觉中,他们的服装在电视上广而告之,甚至连国家媒体也有报道。很快,世界各地买家纷纷打来电话并要求订货,令他们应接不暇。1989年,科雷和戴乐把家搬到了欧洲,这样能更加靠近市场,可以取得更多的价格优势。科雷回忆道:

“戴乐把家搬到了德国,在慕尼黑附近的小镇上租了个仓库。他在那儿组建小店主联络网。一天,他决定尝试下本地仓储式促销活动。他在报纸上做了广告,散发很多廉价的传单。在当地学校的门口发给学生,宣传从仓库可以直接买牛仔裤。第二天,想买牛仔裤的孩子们排起了长队。我想那个周末卖的牛仔裤价值七万美元。”

当然,事情并非总是一帆风顺。要做很多艰难的决定,要克服很多困难。科雷回忆道:“有反对意见。很多人质问我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我母亲问我是否确信想要放弃六年的商学院学习和自己的生活,去卖牛仔裤。我相信她认为我只是一时心血来潮,迟早会结束这一切。”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