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破蒋介石手脚
一九四四年八月,驻印军度过了一段较长的雨季休整期。新一军改编,新三十八师保留,李鸿升任师长,加上新三十师,师长为唐守治。孙立人升任新一军军长。分出去的新二十二师和十四师、五十师,组成新六军,由廖耀湘升任军长。史迪威因指挥缅战有功,升任四星上将。
从筹划缅战到反攻缅北,史迪威在同蒋介石周旋的过程中,似乎看破了蒋介石的手脚。他发现蒋并没有治军才干,也缺乏现代战术知识。蒋的执政能力也很有问题,他器重的是唯唯诺诺的应声虫,政府吏治的腐败令人难以置信。援华物资的调拨权是由史迪威掌控,可是他签发的物资,运到昆明不久,往往就会流落到市场摆卖。这使他非常气愤,因为那都是美国纳税人的钱。
蒋介石在对美提出要求时,也会用权谋讹诈。《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国按规定是不能单独与日本媾和的,可是重庆方面在美国无法满足要求时,会故意放出风声,说是日方代表已来到重庆,准备谈和。美方也知道是敲诈,但多半会答应蒋所提条件。史迪威对蒋介石的观察并非独一无二,美国国务院驻华人员在报告中已指出,蒋固执偏狭,不能接纳他人意见,国民党已失人心。一九四四年六月访华的美国副总统华莱士(Henry Agard Wallace)也向罗斯福直言,蒋介石不具统治战后中国的才干。
很难想象,当时国民党的军队中,龙云的部队会冒充土匪去抢劫美援的武器。一九四四年四月,河南北部与南部的十五万日军发动攻击时,汤恩伯率领的河南三十万大军立刻望风溃逃。溃逃的军队不但没有得到民间援助,反而受到地方自卫武装的截击。这是因为汤部大多靠强迫拉夫组成,军官在外做买卖的风气盛行,士兵既乏训练,薪饷又受上级克削,纪律废弛,只有靠沿途抢劫才得温饱。当时地方流行的顺口溜是“宁让日本人杀,不让汤恩伯(驻)扎”。老百姓对自己国家军队的痛恨到这样的地步,似乎已预示了国民政府后来在国共内战期间的全面大溃败。
美方在印度训练驻印军的同时,也把大批美式装备运到昆明,在中国境内复制了一个蓝伽训练中心。美方把联络官送过去,甚至把千里迢迢从美国中西部运到印度的高大骡马也运了一部分过去。美方按约定在中国境内为重庆训练十几个师的兵力,作为滇西反攻之用。可是训练完成后,蒋介石却起了私心,打算把大部分的部队留在身边,保存实力,维护他的政权。他想观望,按兵不动,因为到了一九四四年,外在形势迅速改变,盟军在欧洲和太平洋战场都已占上风。日本如果很快战败而不需出兵滇西,这批装备先进的精锐部队就是蒋的政治筹码了。我们见到滇西远征军浩浩荡荡地出师,最后令人振奋的与驻印军胜利会师的局面,不会想到那是美国总统罗斯福五次发电报催促的结果。
然而,史迪威对中国军人的作战能力始终有信心。他说服罗斯福给蒋发电报,要求蒋任命他为中国战区指挥官,拥有实际指挥中国军队作战的权力。史迪威是从扭转战局以打败日本的军事角度着眼,认为用来监视中共的政府军和中共军队都应在统一指挥下,用于抗日。这显然犯了蒋的大忌。
撇开民族尊严、国家耻辱、个人屈辱这些大帽子不说,驻印军在史迪威的全权指挥下,不是已成为一支战斗力很强的军队吗?但对蒋来说,授予史迪威绝对的指挥权,这是大权旁落。失去了对军队的实际指挥权,中国战区最高统帅就变成了一个空头司令,他的统治基础就动摇了。是可忍,孰不可忍!蒋要求罗斯福撤换史迪威,解除他在中国和印缅战区的一切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