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顿·瑟夫:TCP/IP联合发明(2)

我们的对话从博物馆收藏的一辆斯坦福国际咨询研究所的通信卡车里开始,随后才回到计算机历史博物馆。

坐在这车里,时光仿佛一下倒流,回溯到了20世纪70年代。

1977年11月22日,温顿·瑟夫和他的同伴们就驾着这辆货车开始测试,他们沿着旧金山的一条公路发出了信号,这个信号穿梭于美国、挪威和英国之间。这是TCP/IP协议第一次用来在三个独立的网络之间发送信号,真正实现了网际互联“inter”+“net”的理念。这一天,包括这辆卡车也被载入互联网发展史册。

即使时隔三十多年,回忆起1977年那个历史性的时刻,温顿·瑟夫仍不乏激动和兴奋。这确实让人激动,就在1977年11月22日,就是通过这个实验,温顿·瑟夫证明了移动通信网络既可以使用固定的,也可以使用移动卫星资源在多网络之间传输数据和语音交流,而非常了不起的是,整个过程都依靠软件来实现。

在温顿·瑟夫的眼里,如果能让三个不同速度、不同宽度的网络通过同一套网络协议相互连接,就有充分论据证明我们掌握了一个通行的方法,可以将所有网络连接在一起。

这是个非常有意思的开端。今天我们多数人对互联网发展的印象是,互联网是从 TCP/IP协议诞生的第一天就是“移动”的。PC时代进入移动时代的,就仿佛移动是新近才兴起的大潮,岂不知互联网从TCP/IP协议诞生的第一天就是移动的。

更富戏剧性的巧合是,马丁·库伯( Martin Cooper)在 1973年发明了手机,而也正是在1973年,温顿·瑟夫和罗伯特·卡恩发明了互联网架构。而在1983年,马丁·库伯推动第一个移动电话系统投入商业应用,同样也是在1983年,温顿·瑟夫和他的伙伴们第一次从真正意义上开启了互联网。因此在温顿·瑟夫看来,移动电话、移动数据传输和互联网实际上始终处于平行发展的进程中。

互联网从开始就是全球合作的产物

我在这辆卡车上看到了一个米老鼠电话,这么可爱的卡通形象居然出现在这么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技术空间里,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于是,我情不自禁地跟温顿·瑟夫聊起了它。温顿·瑟夫兴致勃勃地介绍,这是当时做实验时一位工程师拿来的,这个可爱的米老鼠电话被插入了 IP系统的语音,是用来做分组语音实验的。

这幕场景被拍成照片,广为流传,人们感到十分有趣——一个米老鼠电话居然被用来做军方的测试,人们都感到十分有趣,就连测试人员自己也觉得很好玩。这类花絮常常能缓解大家工作的紧张,究其原因,与其说是米老鼠可爱,不如说米老鼠引发了大家的参与感,使大家纷纷贡献出自己的智慧、创意、汗水,当然也包括幽默。

参与本身就是一种互联网精神。

在温顿·瑟夫看来,做互联网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情,因为这是一项集体参与和努力的工作。1972年,一个国际网络工作组建立,许多国家的专业人士参与了这一项目。这些专业人士多有不错的主意,只有让他们贡献出来,事情才能不断推进。事实上,这些来自全球的专家也没太在乎这是由美国发起、美国国防部出资的项目,因此,互联网从一开始就是全球合作的产物。

除此之外,看似枯燥的工作中也总不时发生些成为坊间八卦的趣事。

1974年,温顿·瑟夫和罗伯特·卡恩发表了一篇简短却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论文《针对分组网络交互通信的协议》(A Protocol for Packet Network Intercommunication),这篇12页长的论文以极简略的笔法勾勒了今天互联网的主要骨架。可他们决定放弃版权,公开所有这些信息,以推动互联网更快地发展。所以这篇论文直到今天还可以通过互联网毫不费力地找到。于是,也就常有人慨叹温顿·瑟夫和罗伯特·卡恩因此放弃了成为世界首富的机会。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