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文·凯利:互联网时代的“达尔文”(1)

凯文·凯利(Ke vin Kelly)的家在旧金山南部海滨小镇帕西菲卡。他的木屋掩映在一片苍松翠柏之中。这里常年云雾缭绕,是坐禅静修的好地方。老顽童凯文·凯利的书房堆满了书籍和玩具,有用泡沫塑料搭的机器人,还有他养的巨型蜘蛛。

凯文·凯利20年前的著作《失控》曾是《黑客帝国》剧组的必读书,其影响到今天依然经久不衰。凯文·凯利的魅力在于:他不只是个思想家,更有诗人的情怀;他关注技术,却不被技术异化;尊重科学,却不陷入还原主义。

1999年,已是《失控》问世的第五个年头。在这一年,好莱坞大片《黑客帝国》风靡全球,而《失控》正是《黑客帝国》导演安迪·沃卓斯基要求主演基努·里维斯去读的三本书之一。也正是在这一年,凯文·凯利应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之邀,和其他未来学家聚到了一起,头脑风暴,畅想2054年的世界会是什么样,以提供足够多的细节来拍摄电影。

好莱坞总是喜欢大场面——关乎全人类,关乎遥远未来,关乎我们对自身重新定义的大场面,并富有想象力地揭示各种超乎想象的可能性,而这类影片也格外卖座,仅《黑客帝国》的全球票房就超过16亿美元,尚且不论随后在互联网上广泛流传所形成的更大影响。这也意味着,这些主题为越来越多的人所关心。

全球数以亿计的人能通过现代电影摄制、拷贝、播映等技术,尤其是互联网传播技术去观看这些影片,并同时聚在网络上分享、评介、讨论。这也正是凯文·凯利“全球脑”的一个生动实例。用凯文·凯利的观点来看,全球70亿人,都将有可能随时随地实时接入互联网,这非常强大,也是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非同寻常之事。他用“全球脑”来称呼这一激动人心之事,并将互联网视为人类有史以来的最伟大发明。

如此就不难理解,为什么1994年出版的《失控》,在20多年之后,仍然会有如此大的影响。《失控》出版后,被译为中文、德文、意大利文、日文等多种文字,直到今天仍然名列美国亚马逊畅销书名单,并出现在其他全球诸多的推荐或者畅销排行榜里。

这与其说是凯文·凯利作为一个作者的成功,他得心应手地在技术和生命的主题之间穿梭,赋予冰冷的机械、技术以生命感的温暖,倒不如说是《失控》书中所展开的波澜壮阔的画卷正在这个时代的舞台上演,世界活生生地印证了凯文·凯利的许多洞见,也反过来推动更多人开始关注《失控》。

要知道,《失控》出版的那一年,全球互联网渗透率还不到0.4%,杨致远和大卫·费罗(David Filo)才刚刚创立雅虎,亚马逊1995年才上线,谷歌和 Facebook还要更晚才亮相历史舞台。今天被奉为互联网经典巨著的《失控》,其实是诞生在一个互联网面向全球普及刚刚起步的蛮荒时代。

凯文·凯利的家

在《失控》出版快20年后,我访问了凯文·凯利。对话就在他的居所里展开。

硅谷典型的办公环境是 101高速旁那些窗明几净的办公楼,但凯文·凯利的居所并不像典型硅谷风格。凯文·凯利的居所位于旧金山南部海滨小镇帕西菲卡,青松翠柏掩映的木屋,常年缭绕在雾气里,一种强烈的生命感油然袭来。在中国文化的语境里,这很容易让人想起远隔尘世、修身养性的隐士,但在美国,你完全可以想象在这屋子里藏着多少千奇百怪的创意或创新。

凯文·凯利在家办公,他居所的侧翼有一个和生活区隔离开的办公区。走进凯文·凯利的办公区,“全球脑”会立刻在你的眼前具象起来。这里排满了书,各类知识和智慧躲进纸张里,平静地躺在书架上,随时光荏苒而不改面貌,但一旦被凯文·凯利取出,再消化进他的大脑,就立刻与他既有的知识和智慧“连接”,生命力顷刻被激活,张扬着通过更大的网络连接去改变世界。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