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戏中有不同颜色的蟒袍(简称蟒),表示不同的人物身份或性格。袁世海懂得并能利用这一点,他至少把三种蟒袍都穿得非常准确而出色。穿金蟒的是霸王项羽,穿红蟒的是曹操,穿绿蟒的则是兵马大元帅张定边。蟒袍穿在身上是很有分量的,要想向观众显示它,就必须利用脚步,把蟒袍的下摆踢起来,再配合上全身动作,观众这才震惊着一目了然。1984年袁先生随中国京剧院一团访问香港,恰巧头七天的演出中,就露演了这样三个角色。随后一位香港的老戏迷访问了袁世海,开门见山,就问及了这三处的脚步。
袁非常兴奋。他讲,霸王是杨小楼演出来的,当年自己仰慕杨老板,但受到行当、个头与嗓音的限制,不能不做些改变,能够得到观众的认可与宽容,就算很不错的了。至于张定边,这是五十年代重排《九江口》时的创造,此际社会公认他是麒派的传人,那么他想,自己何不挪用麒老牌舞蹈中的某些东西呢?至于《群英会》中的曹操,那是“文革”后期闲来无事的时光,自己坐在马桶上翻《三国》,忽然得到启示:如果一出场就矮下身子走“涮八字”,岂不能活画出曹操的多面性格?结果这样一演就大红特红,如今演曹操的,如果没有这个“涮八字”,观众就会不答应他了。
袁先生后来曾对我说:“我们演员上台要有抓挠,也就是镣铐。没抓挠没镣铐,让我们赤手空拳去遛遛,那还怎么演?所以我们不怕手里身上有重载,怕的反倒是身上没东西。再重的重载,我们从小练功,它就变得不重了,它变成活的东西,变成能够展现人物性格的东西,我们演着这道具,人物跟着表演活起来。观众看懂了,在台下乐了,我们台上出了汗,在心里也跟着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