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雪的世界,向我们的青春致敬(1)

在雪的世界,向我们的青春致敬,向曾经的爱情说一声:你好吗

【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个地方,向青春致敬、向青春摇手再见的地方。】

世界上看雪的地方很多。

南方人会穿上厚厚“战衣”赶赴东北去感受寒冷的冬;探险家们会前往北极坐破冰船晒日光浴游冰泳;新婚的人们会选择飞往加拿大看最美的雪夜……

但凡是在雪中,我们总会情不自禁地拿起相机、手机、拍立得,在雪地中留下最灿烂的笑容。

还记得小时候,只要一到下雪天,爸爸妈妈都会带我去看雪景,我蹲下来,他们一边一个拉着我在雪中滑行,十分快乐。

有人不喜欢冬天,因为讨厌冬天的寒冷,讨厌冬天的沉重;有人不喜欢冬天,因为讨厌灰色的天空,讨厌沉睡的大地;有人不喜欢冬天,因为讨厌紧闭的门窗,讨厌厚重的衣服;但必须承认,每个人都对雪有着不一样的情有独钟。

有人说雪是世界上最纯洁的,因为它是那样的洁白无瑕。有人说雪是最肮脏的,因为它充满肉眼看不到的杂质。

不去分析谁对谁错,我喜欢雪,无论纯洁与肮脏。

常常会奇怪,究竟是怎样的造物主,创造了这样美而又可爱的雪花。

小时候的我总在想,雪天使们一定很顽皮,每当有人许愿,她们就会制作一片雪花,等到人们的愿望实现,她们就将这些雪花放飞到人间。

曾在北京最大一场雪中,入住长城脚下的公社,只为看一看雪中的长城,感受远古的冬与现代时尚交织的世界。

朋友在微博上说,一下雪,北京就变成了北平。来到雪中的故宫,就穿越到了明清。白雪皑皑的故宫,总让人有一种历史的沉重感,冰冷的后宫正在上演着怎样的悲情故事,大约历史学家也只能研究个皮毛。

而来到雪中的长城,我才真正体会到“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磅礴气势。

我跟随公社的服务员从小路登上长城,一路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雪最深处大腿都要埋进去,整张脸和双手等裸露在外的部分都已被冷风吹得僵硬,鞋中满是雪水冰得刺骨,但还是要走上长城。只为了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说到雪,随之身心都文艺了起来。为什么?因为有一部在小樽拍摄的电影,将雪的美好刻在了我的心中。

在小樽,那里有情书,那里有藤井树。

有时候,旅行是一种冲动。在特定的时间去一处和此生有着微妙缘分的地方,我背着行囊拖着行李箱,在某一年的冬季飞往北海道,走进了小樽,只为了给未来的自己写一封信,问候一声:你好吗?

新年的第二天,北海道大雪纷飞,踩着厚而软的雪走进札幌JR车站,迫不及待地登上了开往小樽的列车,奔向我梦中的小镇。

札幌到小樽,1小时不到的路程,却让我从白天看到了黑夜。有雪的地方,天总是黑得特别早,下午五点多,窗外已经一片漆黑。

伴着一个小站又一个小站的到达、离开,我轻轻地睡着了。

再醒来时,已到小樽站。

走出车厢,站在月台上才发现,铁道已积了厚厚的一层雪,天上还在不断地降下大片大片的雪花,粉红色粉蓝色的雪。

我飞也似的笑着叫着欢喜着,蹲下身,掬一手的雪,非常冷,又舍不得立刻扔掉。

月亮清清浅浅地微露在天上,害羞地探出个脑袋,雪大片大片地从天而降,在月光中显得玲珑剔透。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