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职报告惹的祸(19)

首先是吴大爷他老婆张大妈,在吴大爷带领诸位兄弟,准备宣布造反的时候,她跑到大殿上一哭二闹三上吊,破口大骂胡国柱等人不地道,你们怎么能唆使吴大爷行此等事呢?

至于说张大妈有啥爱国主义觉悟,那是不可能的。张大妈比较关注自己儿子的性命,老爹都反了,康熙不会对吴应熊仁慈。再说,造反这单买卖,风险太大,做起来不容易。

然而,张大妈也毕竟是张大妈。她从没想过,如果不造反,娘儿几个就有活路吗。

其次是陈大姐,我说的陈大姐,就是大家熟识的陈圆圆。

由于陈圆圆年龄没史料记载,我按照常理来推测,她现在应该三四十来岁,叫陈大姐也不委屈她,你要是叫她个美女啥的,也不会雷到她。在本书中,只准备再让她露这一回脸。

吴大爷准备带着陈大姐一起北上,但是,陈大姐拒绝了。

于是,很多书上说,吴大爷倒行逆施,众叛亲离。亏这些人想得出来,我仔细甄别过史料,因为陈大姐此时信佛,又有病,不大愿意跟随吴大爷北上,仅此而已。

以上二位,在阻挡吴大爷造反的人群中,属于典型的跑龙套角色。而以下几位就完全不同了,他们是阻挡吴大爷造反的一部分生力军,因为他们都是饱读诗书的文化人。

得民心者得天下。这句话的确没错,但是,任何人,也得不到所有人民的心,即便你是佛祖,天底下还有几个没事找抽连佛都想剁的人。所以争取读书人的心,方最为重要。

农民也好、商贾也好、士兵也好,很大程度都只是想混口饭吃。只要填饱肚子,不管张大爷还是李大爷当皇帝,都与他们无干。然而读书人却肩负为天下而开太平的伟大理想。

所以,洪承畴大人说得好:士为秀民,士心得而民心悦!

争取读书人的心,其实并不容易。

在漫长的封建时代,这是一群可笑又可怕、可悲又可敬的人。夜以继日,焚膏继晷,头悬梁,锥刺股,然后不要命地扑向四书五经,为的要么是个功名,要么是展现宏图大志。

有人熬了十年,有人熬了二十年,有人熬了一辈子。清乾隆年间,有位九十多岁的老大爷胡子都快掉完,居然还参加了科举考试,可惜他还没有熬到第二年发榜就命赴黄泉了。

有人说,读书很高尚;有人说,有文化才能治国。事实上,这一切都是扯淡,所谓的文化教育,就是把你先变疯,再变傻,最后培养成一个具备严重心理疾病的人——偏执狂!

所谓的偏执狂,俗称一根筋。孔子说华夷之辨,他们绝不反对;孔子说为臣必忠,他们也绝不反对。反正,孔子说的都是对的,违背孔子的,他们必然拿起笔杆,群起而攻之。

当吴大爷拉起大旗,自我创业开创造反事业之时,几乎所有的一根筋同时变成了两头堵。

当吴大爷请在湖南的王夫之出山的时候,长期反清复明的王夫之拒绝了,拒绝理由很简单:不忠不孝之徒,岂堪共事?吴大爷很郁闷,但郁闷之余,吴大爷没有为难他。

当吴大爷向李长祥请教的时候,李长祥只说了一句话:如果王爷能辅助明朝后裔,天下归心,何事不能成?吴大爷思考了很久,终于拒绝了,而李长祥一声叹息,离他而去。

读书导航